老赖以别人的名义开店

这种行为轻则涉嫌民事欺诈,重则构成刑事犯罪!《民法典》第143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必须由真实意思表示。老赖用他人身份开店,本质上是通过隐瞒真实身份、虚构法律关系来逃避债务或法律责任。被冒用者不知情,老赖涉及冒名登记、合同诈骗等罪名;若被冒用者知情配合,则构成共同侵权甚至偷税漏税等刑事犯罪。

为什么总有人愿意把身份借给老赖?

我见过最离谱的案例,是张先生把身份证借给发小开奶茶店,结果三年后被法院查封了五套房产。原来发小用他名义注册了20家连锁店,欠下800万货款加罚款。现实中这种借身份的情况多得很,常见套路有三种:

老赖以别人的名义开店

第一是人情绑架局,老赖专找抹不开面子的亲戚朋友下手,嘴上说着就是挂个名出事我全担,等真出事了电话早就打不通了。

第二是高薪钓鱼术,在城中村贴广告招店铺法人,月薪开价两三万,专门忽悠刚毕业的大学生。有个00后小伙就这样成了13家空壳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第三更绝,直接玩狸猫换太子。去年曝光的案例里,老赖把老家表舅灌醉后,拿着人家身份证去办了五六个个体户执照,等表舅发现时,名下已经背着200多万税款没缴。

你以为只是借个名字?这些雷区分分钟炸懵你

很多人觉得不就是出借个身份证嘛,能有多大风险?来看看这些活生生的教训:

开餐馆的王姐被闺蜜借身份当法人,结果后厨吃出食物中毒,闺蜜连夜跑路。王姐不仅赔光家底,还差点吃牢饭——因为她是营业执照上的老板。

更常见的是债务黑洞。老李帮战友挂名建材店,三年后战友失踪,要债的带着砍刀上门,法院查封老李工资卡时,他才知道自己名下公司欠了1700万工程款。

最惨的是影响三代人。小陈帮上司挂名教育机构,后来机构卷款跑路,他被列入失信名单。结果女儿高考过线了,却因为父亲是老赖,政审环节直接被刷下来。

常见问题解答

1. 朋友借我身份证开店,现在跑路了怎么办?

赶紧做三件事:立即报警立案,带着接警记录去市场监管部门申请撤销登记;登报声明身份证被盗用;到法院提起确认之诉。!超过1年未提出异议的,要承担连带责任。

2. 怎么证明自己只是挂名法人?

重点收集四类证据:微信聊天记录(特别是对方承诺担责的内容)、银行流水(证明未参与经营)、证人证言(其他知情人的证词)、监控录像(证明实际经营者在操作)。现在很多法院开始采用穿透式审判,会重点查实际控制人。

3. 被老赖冒名注册公司能要求赔偿吗?

不仅可以索赔,还能主张惩罚性赔偿!去年新修订的《企业登记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受害人能要求冒名者赔偿直接损失+经营所得利润。有个案例中,受害者最终获赔金额高达被冒用期间公司营收的30%。

4. 征信黑了还能洗白吗?

分三步走:先通过行政诉讼撤销工商登记,再拿着胜诉判决找银行修改征信记录,到法院申请删除失信信息。整个过程大概需要6-12个月,关键是每个环节都要保留好法律文书。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