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诈骗罪的判刑是怎么判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96条规定,信用卡诈骗罪的量刑标准主要依据涉案金额、犯罪情节及社会危害性。:

信用卡诈骗罪的判刑是怎么判的

1. 数额较大(5千-5万元):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2-20万元罚金
2. 数额巨大(5万-50万元):处5-10年有期徒刑,并处5-50万元罚金
3. 数额特别巨大(50万元以上):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5-50万元罚金或没收财产

司法解释中明确"冒用他人信用卡""伪造信用卡""恶意透支"等特殊情形加重处罚,累犯、团伙作案等情节也会影响最终量刑。

信用卡诈骗罪的"灰色产业链"有多疯狂?

公安部破获的一起特大信用卡诈骗案中,犯罪团伙通过"三件套"(身份证+手机卡+银行卡)形成完整产业链。他们先以兼职名义骗取大学生办卡,再通过境外服务器搭建伪基站发送钓鱼链接,通过地下钱庄洗钱。这种专业化分工让单个案件涉案金额轻松突破千万,更可怕的是,部分团伙甚至利用AI换脸技术破解人脸识别系统。

为什么同样金额判刑差距这么大?

上海某法院审理的两起案件极具代表性:案例一当事人盗刷同事信用卡8万元,因主动退赔获得谅解被判3年;案例二嫌疑人利用POS机套现50万元,因曾因诈骗罪获刑,此次被重判12年。这揭示出法官量刑的5个关键考量点:是否退赃退赔、有无自首情节、是否初犯偶犯、犯罪手段恶劣程度、造成的社会影响。"恶意透支"与"盗刷他人卡"在性质认定上就有本质区别。

POS机套现背后的法律陷阱

很多小微商户认为帮人套现只是收取手续费,实则已触犯法律红线。某五金店老板王某的经历就是典型:他以为用自己POS机帮人套现200万只是违规,直到被判信用卡诈骗罪时才悔之晚矣。司法解释明确规定,虚构交易、虚开价格套现超过100万元即构成"数额特别巨大",起步刑期就是10年。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信用卡逾期多久会构成诈骗罪?

单纯逾期属于民事纠纷,但符合三个条件转化为刑事犯罪:
1. 透支本金超过5万元
2. 经两次有效催收超过3个月未归还
3. 银行能证明持卡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如申卡时虚构资料、透支后逃匿等)

问题2:家人涉嫌信用卡诈骗会被牵连吗?

关键看是否存在共同犯罪故意。妻子明知丈夫盗刷他人信用卡仍帮忙取现,构成共犯。但若仅是持卡人亲属未参与犯罪行为,一般不会追究刑事责任。不过涉案赃款转入亲属账户,面临追缴。

问题3:疫情期间无法还款会被起诉吗?

央行等五部委已明确:因疫情导致还款困难的,银行应给予合理宽限期。但需要提供医疗证明、隔离通知等证明材料。若借疫情之名故意透支,仍被追究刑责。建议主动与银行协商还款方案并保留沟通记录。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