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度奕律师

徐度奕律师

专选律师 平台认证
所在地区: 重庆市
擅长领域: 经济犯罪精准辩护,涉黑恶与暴力犯罪应对,新型网络犯罪
个人简介: 徐度奕律师是刑事辩护领域资深专家,执业14年,熟悉司法全流程办案逻辑。累计代理刑事案件400余起,其中28件获无罪判决/不起诉,112件实现缓刑或量刑减档,为当事人避免/挽回经济损失超15亿元。专注经济犯罪(非法集资、职务侵占)、涉黑涉恶案件及新型网络犯罪辩护,首创“证据合法性审查黄金48小时法则”,在多起重大案件中成功排除非法证据,推翻关键指控。

服务保障

我们服务的准则是守信

签订委托协议保证服务质量

《委托代理协议》中双方确认的方式、数额收取费用,不再产生其他收费!

收费标准合理

遵守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律师诉讼代理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标准。

司法部门全面监督和保障

接受省市两级司法局、省市两级律师协会对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进行监督。

发布的文章

转移给直系亲属算转移财产吗

转移给直系亲属算转移财产吗

转移给直系亲属是否算转移财产需要结合场景和目的来判断。《民法典》相关规定,财产转移行为是为了逃避债务、规避法律责任(如离婚财产分割),且损害了债权人或他人合法权益,即使接收方是直系亲属,也会被认定为恶意转移财产。债务人将名下房产无偿赠予子女导致无法偿还债务,债权人有权向法院申请撤销该行为。财产转移是正常赠与、继承或家庭内部合理分配,且不存在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形,则属于合法行为。

为什么有人觉得转给家人不算转移财产?

很多人误以为转给直系亲属不算转移财产,主要是因为家庭关系的特殊性。父母给子女买房、夫妻之间转账,看似是自家人分钱,但实际踩到法律红线。举个例子:老张欠了100万外债,怕被追债就把名下存款全转给儿子,这种行为就属于典型的恶意转移财产。法院一旦查实,可以直接判决撤销转账,要求儿子退回钱款。

民法典车辆产权规定

民法典车辆产权规定

《民法典》第224条明确规定: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你付完车款拿到钥匙的那一刻,车辆产权就归你了。但第225条又补充:特殊动产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买二手车不过户的话,原车主把车抵押给不知情的第三方,你就要吃哑巴亏。这个交付+登记的双重规则,正是民法典对车辆产权的核心规定。

买二手车为何必须当天过户?

去年老王花8万买了辆二手卡罗拉,图省事没办过户。结果原车主欠债被起诉,法院直接把车查封了。老王拿着购车合同去理论,法官指着《民法典》228条告诉他:车辆作为特殊动产,登记才是对抗第三人的护身符。现在老王只能通过诉讼追回损失,但车早就被拍卖抵债了。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买二手车必须当天完成两清:钱款结清、手续办清。

对方把钱转移了,法院没法强制执行

对方把钱转移了,法院没法强制执行

当债务人偷偷转移财产导致法院无法执行时,很多债权人会陷入绝望。但这绝不钱就要不回来了!《民法典》第538-542条,债权人有权请求法院撤销恶意转移财产的行为。而《刑法》第313条更明确规定,隐藏、转移财产拒不执行判决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最高可判7年有期徒刑。法院不仅有冻结、查封等强制手段,还能通过审计、拘留等措施破解困局。

为什么老赖总能把钱变没?

我见过最离谱的案例,老赖把200万现金藏进自家墙体的夹层里。常见的转移套路包括:
1. 玩左手倒右手的把戏,把存款转给亲戚朋友

合同成立要件和生效要件

合同成立要件和生效要件

每次遇到合同纠纷,当事人最常问的就是:我这合同到底算不算数?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先分清合同成立和生效这两个关键概念。《民法典》第143条和第502条,合同成立就像办结婚登记,需要双方达成合意;而合同生效就像举办婚礼,得满足特定条件才能产生法律约束力。成立要件是有没有合同,生效要件是合同能不能用。

一、手把手教你辨别合同生死线

去年有个案子特别有意思:老王在淘宝下单付款后商家反悔,商家咬定没签书面合同不算数。结果法院直接判商家违约,为啥?因为网购页面是要约,付款就是承诺,合同成立要件齐活!这告诉我们,合同成立只需要三个必杀技:双方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标的确定。哪怕写在餐巾纸上都算数!

撤销权的行使以什么方式作出

撤销权的行使以什么方式作出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至一百五十二条,撤销权的行使必须通过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提出请求的方式进行。简单来说就是:要么打官司,要么走仲裁,不能自己发个通知就算数。法律这么规定主要是为了防止当事人滥用权利,毕竟撤销民事法律行为会影响多方利益,必须经过权威机构审查确认。

手把手教你行使撤销权

张三去年被忽悠买了套学区房,结果发现学区根本不存在,这种情况就需要行使撤销权。第一步要做的不是骂街,而是赶紧收集购房合同、广告宣传资料、学区政策文件等证据。要在知道受欺诈之日起1年内(重大误解的话是90天)向法院提交起诉状,记得把开发商列为被告,诉讼请求明确写撤销房屋买卖合同。

代位权优先受偿的规定

代位权优先受偿的规定

《民法典》第535条,代位权是指当债务人怠于行使到期债权,导致债权人利益受损时,债权人可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权利。而优先受偿权则体现在《企业破产法》第113条,规定特定债权(如职工工资、税款等)在破产清算中享有优先受偿顺序。这两者的结合,形成了代位权优先受偿的特殊规则——当债权人通过代位权取得的财产,在满足法定条件时,可优先于其他普通债权获得清偿。

代位权优先受偿的实战指南

张三借给李四50万做生意,结果李四不仅欠钱不还,自己还有笔80万的工程款没收回来。这时候张三就可以祭出代位权这个尚方宝剑,直接找李四的客户要钱。但要三个关键点:

异地欠款如何追讨

异地欠款如何追讨

遇到异地欠款纠纷时,许多人第一反应是跨省追债太难了,但实际上《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你既可以选择在欠款人所在地起诉,也可以在你们约定的交易地点(如货款交付地)打官司。法律早已为异地维权铺好了路,关键是要掌握正确方法!

一、异地追债实战四步法

第一步:先礼后兵,远程协商
别急着打官司!先通过微信、电话明确催款,记得每次沟通都录音或截图。有个真实案例:杭州的李先生给郑州客户供货后对方拖欠尾款,他连续3个月在微信里发送对账单并备注您确认欠款XX元,后来这些记录成了法庭上的关键证据。

债权人代位权纠纷典型案例

债权人代位权纠纷典型案例

《民法典》第535条,债权人代位权是指当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债权或相关权利,导致债权人债权难以实现时,债权人可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对次债务人的权利。这一制度突破了合同相对性原则,被称为穿透式维权,在近年民间借贷、合同纠纷中应用广泛。典型纠纷围绕代位权行使条件、次债务人抗辩、权利范围界定等核心问题展开。

一、4大经典案例看穿代位权纠纷

案例1:公司欠薪引发的三角债代位诉讼
某建筑公司拖欠包工头老张工程款200万元,老张又拖欠30名工人工资。工人直接起诉建筑公司要求代位行使老张的工程款债权。法院判决支持,认为工人工资属于法定优先债权,且建筑公司未积极履行付款义务,符合代位权行使要件。

判决书确认的债权转让

判决书确认的债权转让

从法律角度看,判决书确认的债权转让是指法院通过生效判决或裁定,明确认可债权人将债权转移给第三方的行为。《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五条,债权人在不违反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依债权性质不得转让的情况下,可以将债权转让给他人。而法院的判决书在此过程中起到盖章认证的作用——它不仅确认了原债权的合法性,还赋予受让人直接向债务人主张权利的法律依据。这就是通过司法程序让债权换主人的过程变得更权威、更有效。

为什么需要判决书确认债权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