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决后借款人不还钱如何处理

《民事诉讼法》第236条规定,当法院判决生效后,借款人仍不履行还款义务的,债权人可向第一审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律为债权人提供了第二道保险,即使赢了官司对方耍赖,国家强制力也会介入保障权益。

现实中很多当事人以为拿到胜诉判决就万事大吉,殊不知执行阶段才是真正的战场。笔者处理过一起案件,张三打赢了50万元的借贷官司,但被告李四把房产转移给亲戚、银行卡只剩几百元,张三一度以为钱要打水漂。最终通过调取李四的微信支付记录,发现他每月有固定大额消费,顺藤摸瓜查到其实际控制的公司账户,成功冻结执行到位。

对付老赖的三大实战攻略

第一招:启动执行程序的正确姿势
判决生效后立即申请执行,千万别超过2年时效!需要准备:执行申请书、生效判决书、身份证复印件。有个客户王女士,胜诉后忙着照顾生病家人,第23个月才申请执行,结果发现被告已把财产转移干净,错过最佳执行时机。

第二招:财产线索的侦探式挖掘
法院会通过执行系统查控财产,但聪明老赖早就把财产转移。这时需要债权人主动出击:
1. 记下对方开的车、戴的名表等财产细节
2. 向法院申请调查令查支付宝、微信流水
3. 实地走访发现隐匿的房产、厂房
曾有个案子里,债务人声称破产,但执行法官在其情人家车库发现三辆豪车,最终成功拍卖抵债。

法院判决后借款人不还钱如何处理

第三招:组合拳打击赖账心理
当常规执行遇阻时,可以祭出这些大招:
- 申请限制高消费(不能坐飞机、高铁)
- 纳入失信黑名单(子女不能读私立学校)
- 司法拘留(最长15天)
- 追究拒执罪(最高判7年)
做建材生意的陈老板,就是被限制投标资格后,主动联系法院还清了380万欠款。

常见问题答疑

问题1:申请执行需要交钱吗?
答:不用预交执行费!法院会在执行到位的款项中直接扣除,标准是:执行金额1万元以下收50元,超过1万按1.5%计算,最高不超过10万元。

问题2:对方确实没钱怎么办?
答:可以采取终本程序(终止本次执行),:
1. 申请悬赏执行,发动社会力量找财产线索
2. 每半年申请查询一次财产状况
3. 发现新财产可立即恢复执行
有个案件终本3年后,发现债务人继承了一套房产,最终成功执行。

问题3:债务人把房子过户给家人了咋办?
答:可提起债权人撤销权诉讼!法律规定在债务形成后无偿转让财产的,债权人可在1年内起诉撤销。有个案例中,债务人将房产0元转给儿子,法院判决过户无效,房产最终被拍卖偿债。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