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车过红绿灯急刹车后车追尾

前车过红绿灯急刹车后车追尾

每次在路口看到急刹车引发的追尾事故,总有人吵得面红耳赤。《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3条规定,后车应当与前车保持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安全距离。换句话说,法律默认追尾全责原则,但有个例外情况——前车存在故意急刹、无正当理由急刹或车辆故障未设置警示标志,后车可以通过行车记录仪等证据争取部分免责。

红绿灯前急刹引发的连环车祸实录

上周五早高峰,在朝阳路和青年大街交汇口,一辆白色SUV为了抢黄灯突然急刹,后面三辆车像叠罗汉似的撞成一团。交警到场后调取监控发现,前车在距离停止线还有30米时突然从40码急刹到静止,虽然没闯红灯,但后车司机老王委屈得直拍大腿:这刹车力度都能踩出ABS了!最终老王因未保持安全距离被判全责,保险赔了前车1.8万维修费。

老司机教你五招保命秘籍

1. 看见绿灯闪就收油,别做一位闯关者
2. 跟车时默数三秒法则:前车经过固定参照物后,数到三再通过
3. 雨天把安全距离拉长到平时1.5倍
4. 遇到前车急刹别猛打方向,先点刹降速
5. 定期检查刹车片厚度,别等磨平了才后悔

行车记录仪里的生死三秒钟

去年冬天在哈尔滨,张师傅的行车记录仪拍下惊险一幕:前车为避让闯红灯的外卖小哥突然刹停,张师傅凭着提前预判和雪地胎的优势,在离前车0.5米处稳稳停住。而后面跟着刷抖音的宝马车主就没这么幸运,直接怼上张师傅的车屁股。这个案例告诉我们,防御性驾驶真的能救命!

常见问题答疑

1. 前车急刹导致追尾,后车必须全责吗?

不一定!前车存在恶意别车、报复性刹车等行为,后车只要能提供完整视频证据,有机会争取主次责任划分。去年深圳就有案例,前车连续7次急刹挑衅,最终被判承担30%责任。

2. 如何证明前车是故意急刹车?

关键看三点:刹车前有无异常驾驶行为、刹车力度是否符合常理、是否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建议立即报警并要求调取路口监控,保存行车记录仪原始文件,记录刹车灯是否亮起。

3. 遇到前车急刹该往哪边打方向?

老交警的忠告:宁撞车不撞人!两侧车道有行人或非机动车,死死踩住刹车别乱动方向。去年杭州有司机为躲避急刹车辆猛打方向,结果撞飞三个等公交的路人,保险直接拒赔。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