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责任认定书必须双方到场吗

很多人在交通事故后最关心的问题就是:事故责任认定书必须双方到场吗?《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交警部门出具责任认定书时,并不强制要求事故双方必须到场。交警会通过现场勘查、监控调取、证人询问等独立调查手段形成结论,最终以书面形式送达当事人。即使一方拒绝配合或无法到场,也不会影响责任认定的法律效力。

事故责任认定书到底怎么出?流程全解析

你开车被追尾了,对方一下车就嚷嚷我没错,甚至直接走人。这时候你会慌:他不在场,交警还能出认定书吗?放心!交警处理事故就像侦探破案——他们看的是现场刹车痕、行车记录仪、监控录像,甚至路边的目击者。只要证据链完整,哪怕对方玩失踪,交警也能在10个工作日内给你一份盖红章的责任认定书。

现实中遇到过更绝的情况:有老司机撞了人后死活不接电话,结果交警直接在他家门口贴了公告送达。法律规定,就算当事人当鸵鸟,只要程序到位,认定书照样生效。所以千万别被对方你不来我就不认的话术忽悠,法律根本不认这种土规矩!

事故责任认定书必须双方到场吗

关于责任认定的3大误区,90%的人都中招

误区1:签字画押才算数
有人觉得不在认定书上签字就像网购不点确认收货——东西不算自己的。实际上交警给你认定书时,签字只是表示我收到了,哪怕你在签名栏写个不服,也不影响它的法律效力。就像法院判决书,你不签字难道判决就不生效了?

误区2:对方耍赖就能改结果
遇到过这样的案例:王先生被逆行电动车撞了,对方天天堵交警队闹事,结果呢?三个月后认定书还是判对方全责。交警蜀黍明确说过:我们只认证据不认人,闹事属于妨碍公务,再闹直接110带走。

误区3:没监控就说不清
去年有个经典案例:两车在荒郊野岭相撞,方圆五公里没摄像头。交警通过轮胎摩擦系数、手机定位轨迹、甚至散落物抛物线计算,硬是还原了事故过程。现在连卫星图都能当证据,想靠毁尸灭迹逃避责任?门都没有!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对方拒绝接收认定书怎么办?
答:交警会采用留置送达、邮寄送达或公告送达。最狠的是公告送达——在交警队公告栏或官网上挂60天,就算对方没看也视为已送达。

问题2:认定书出来后还能修改吗?
答:可以!但要有新证据推翻原结论。你后来找到目击行车记录仪,证明对方当时在打电话,这种情况能在3天内申请复核。不过成功率就像中彩票——不到5%。

问题3:认定书生效后对方还是不赔钱?
答:直接拿着认定书去法院起诉!有个大姐就这么干过,判决下来后冻结对方支付宝、微信、银行卡,连工资卡都被划扣,让对方体验了一把社会性死亡。

问题4:电动车事故也适用这个规则吗?
答:只要是道路交通事故都适用!就算是自行车撞行人,交警照样能出认定书。曾有个外卖小哥撞了老太太,小哥跑路后,交警通过餐盒上的订单号找到平台,锁定肇事者。

问题5:私了后还能要认定书吗?
答:私了就像签了君子协议,但你事后反悔,只要没超过报警时效(事故发生后1年内),照样可以报警。不过交警会看现场是否还存在,就像分手后想吃回头草——得看草原还在不在。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