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车祸是车主责任还是驾驶员责任
《民法典》第1209条规定,车主和驾驶员的责任划分主要看两个关键点:车主是否存在过错和车辆使用关系性质。车主明知驾驶员没驾照、喝了酒或者车辆本身有故障还借车,那车主就要和驾驶员一起赔钱。但是正常借车给靠谱的人,出了事基本由驾驶员担责。
车主躺着也中枪?这4种情况必须赔钱
我亲眼见过修理厂老板把客户的车开出去泡妞,结果撞了电线杆。这种情况车主明明没碰车,却因为没管好钥匙被判赔30%。类似的坑还有这些:
《民法典》第1209条规定,车主和驾驶员的责任划分主要看两个关键点:车主是否存在过错和车辆使用关系性质。车主明知驾驶员没驾照、喝了酒或者车辆本身有故障还借车,那车主就要和驾驶员一起赔钱。但是正常借车给靠谱的人,出了事基本由驾驶员担责。
我亲眼见过修理厂老板把客户的车开出去泡妞,结果撞了电线杆。这种情况车主明明没碰车,却因为没管好钥匙被判赔30%。类似的坑还有这些: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五条明确规定,机动车、非机动车实行右侧通行。当两辆电动车发生碰撞且一方存在逆行行为时,法律推定逆行方承担主要或全部责任。但责任划分还要看碰撞位置、行驶速度、是否佩戴安全装备等细节。在狭窄的非机动车道上,若双方都无法及时避让,按三七开比例担责。
上个月发生在杭州某小区的典型案例:张三骑电动车抄近道逆行时,与正常行驶的李四相撞。监控显示李四当时正在低头看手机,发现张三时紧急刹车导致侧翻。最终交警认定张三负主责(70%),李四因分心驾驶承担次责(30%)。这个案例说明即使被撞方存在过错,逆行方也难逃主要责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9条,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机动车的,处200-2000元罚款并可处15日以下拘留。而《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明确指出:申请摩托车驾驶证的最低年龄为18周岁。16岁以下骑摩托车的行为本身就是违法行为,一旦发生事故,责任划分会呈现责任叠加现象:未成年人自身需承担违法责任,监护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若涉及车辆出借方或管理方未尽到监管义务的,还构成连带责任。
去年杭州发生过一起典型案例:14岁少年偷开父亲摩托车撞伤路人,最终法院判决父母赔偿伤者28万元,车行因未锁车被追责5万元。这暴露出未成年人骑摩托车的三大责任主体:
《刑法》规定,危害交通安全罪并非单一罪名,而是涵盖以危险行为威胁道路交通、铁路、航空等公共安全的一类犯罪。主要包括:交通肇事罪(刑法第133条)、危险驾驶罪(刑法第133条之一)、破坏交通工具罪(刑法第116、119条)、破坏交通设施罪(刑法第117、119条)以及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刑法第114、115条)。这些罪名的核心特征是行为人对公共交通安全造成现实或潜在威胁,轻则面临罚款拘留,重则被判无期徒刑甚至死刑。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五条,车辆必须靠右侧通行。电动车作为非机动车虽不用上牌,但逆行同样违法!发生碰撞,交警一般会认定电动车驾驶员承担主要责任。不过有个例外情况:汽车司机存在超速、酒驾或未观察路况等过错,责任比例会调整。去年杭州就有一个案例,电动车逆行撞上转弯未打灯的汽车,判了双方各担50%责任。
早高峰的十字路口,老张骑着电动车逆向抄近道,突然窜出来的外卖小哥差点和他迎面相撞。这种惊险场面每天都在城市街头发生。数据显示,电动车引发的交通事故中,逆行占比高达37%,比闯红灯还多出10个百分点。很多人觉得就逆一小段路上没车没关系,殊不知危险就藏在这些侥幸心理里。
《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摩托车与汽车发生交通事故时,责任划分的核心原则是过错责任,即双方在事故中的违法行为和过错程度确定责任比例。来说,交警部门会通过现场勘查、监控录像、证人证言等证据,判断哪一方存在未礼让、超速、违规变道、闯红灯等违法行为。若双方均有过错,则按过错比例分担责任;若一方无过错(如正常行驶被追尾),则由过错方承担全部责任。
第一,路权优先原则。在交叉路口,直行车拥有优先通行权,若转弯车辆未让行导致碰撞,转弯车辆责任更大;第二,危险行为加重责任。汽车司机开车玩手机导致撞上摩托车,承担主责甚至全责;第三,弱势群体保护。虽然法律未明确摩托车属于弱势方,但实践中若汽车存在明显过失(如开门杀),责任判定更严格。
每当汽车和电动车发生碰撞,责任划分就成了最让人头疼的问题。《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事故责任主要看三个关键点:谁有违法行为、谁未尽义务、谁的过错导致事故。简单来说就是交警到现场会拿着放大镜查三个问题:有没有闯红灯?有没有违规变道?有没有保持安全距离?
去年杭州有个典型案例:小轿车右转时撞上直行电动车,监控显示轿车转弯未让直行,但电动车时速达到35km/h(超标电动车)。判了个三七分,汽车主责赔70%,电动车次责自己承担30%。这个判决充分体现了过错相抵原则——两边都有错就得按比例担责。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4条明确规定:机动车变更车道时,不得妨碍其他车辆正常行驶。划重点:只要变道车辆存在未完成变道未观察后视镜突然变道等情形导致后车追尾,大概率要承担主要甚至全部责任!但有个例外情况:后车存在超速行驶、未保持安全距离等过错,也会按比例分摊责任。
上周老王在高速上遇到惊险一幕:左侧车辆突然斜插变道,他猛踩刹车还是撞上了。这种情况交警到场后调取行车记录仪,直接判定变道车全责。因为监控显示变道车转向灯都没打,车身还有1/3在虚线外就被撞了。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和《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非机动车全责事故中,责任方需赔偿对方的人身、财产损失。骑电动车、自行车的人被认定全责,不仅要自己承担修车、医疗费用,还要赔机动车一方的修车费甚至误工费!但有个例外:机动车司机存在操作不当(超速、酒驾),可以减轻非机动车方的赔偿责任。
去年杭州就有外卖小哥撞上劳斯莱斯被判全责,法院判决赔偿18万!遇到这种情况千万别慌,记住这3步:
1. 现场立即报警,拍下车辆受损部位、刹车痕迹等关键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