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前买房注意事项:避免财产混同3个技巧
《民法典》第1063条,婚前个人财产在离婚时原则上属于个人所有,但房产因出资、还贷、产权登记等问题极易出现财产混同。若离婚前计划购房,必须提前规避个人财产变共有的风险。法律上避免混同的核心技巧是:明确资金来源、隔离资金流转、留存书面证据。下面用大白话教你如何操作!
技巧一:婚前买房?用单独账户划重点!
小王离婚前想用自己婚前存款买房,但买房时直接从工资卡(婚后收入混入)付款,离婚时配偶主张共同出资。正确做法是: 1. 提前开一张新卡,婚后不再存入任何收入; 2. 买房款全部从这张卡支出,并保留转账记录; 3. 钱是父母给的,让父母直接转账到开发商账户,备注仅赠予小王购房。 关键点: 这张卡就像隔离区,证明钱和婚后无关!
技巧二:别让名字坑了你!登记方式有讲究
房产证写谁的名字直接影响财产归属: - 只写自己名字:需证明购房款全部来自个人财产(参考技巧一); - 写双方名字:即使你出全款,也被认定为赠与,离婚时对半分; - 写父母名字: safest但影响贷款或未来继承。 建议: 若想完全保护个人财产,优先选择单独署名+公证协议(下文详说)。
技巧三:签协议!口说无凭,白纸黑字最保险
哪怕感情再好,也要签《婚前/婚内财产协议》,明确三点: 1. 房子归你个人所有; 2. 婚后还贷部分由你个人承担(否则配偶分走还贷增值部分); 3. 若出售房产,收益仅属于你。 :协议必须书面签字+公证,微信聊天、口头承诺法院基本不认!
常见问题答疑
问题1:婚前买房婚后共同还贷,离婚怎么分?
答:房子归登记方,但配偶可以分婚后还贷金额及对应增值。房子总价100万,首付30万(婚前个人出),婚后共同还贷70万,离婚时配偶能分35万+增值部分(房子涨到200万,增值部分按还贷比例计算)。
问题2:父母出钱买房,怎么避免被分走?
答:让父母转账时备注仅赠予子女个人购房,并签订赠与协议(公证更好)。若婚后父母帮忙还贷,每次转账都要备注用途!
问题3:签了协议对方反悔,有用吗?
答:只要协议内容合法、双方自愿签字(无胁迫)、且经过公证,法院支持。但千万别写离婚就净身出户这种违法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