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法人签字有什么后果

《民法典》第170条和《公司法》第13条规定,法人签字具有法定代表效力。未经授权的代法人签字引发合同效力争议法人追责风险甚至刑事责任。若代签行为超出授权范围,签字文件被判定无效,法人单位仍需承担过错责任,最高面临合同金额30%的赔偿。

一纸签名引发的血案

老王开了家建材公司,去年让会计代签了份采购合同。结果供应商发的货有问题,老王想以非本人签字为由赖账。法院判决却让他傻眼:会计长期处理采购事务构成表见代理,公司照样要赔60万!现实中这种代签翻车案例比比皆是,轻则赔钱,重则吃官司。

代法人签字有什么后果

代签的三种致命玩法

玩法一:内部人代签不授权
行政小妹代签租赁合同,老板觉得租金贵想反悔?不好意思,只要对方能证明小妹有签约惯例,这合同照样生效!

玩法二:萝卜章随便盖
某公司销售总监私刻公章签单,客户起诉公司索赔。法院认定:员工职务行为+公司管理过失=全责买单

玩法三:法人不知情的代签
副总代签担保协议,结果公司账户被冻结。即便法人不知情,只要签字人具备职务外观可信性,公司就得背锅。

救命锦囊:代签防坑指南

1. 建立签字授权白名单,定期更新公示
2. 对外发授权终止声明,离职人员及时通告
3. 重要合同必须面签+视频存证
4. 定期做合同合规审计,及时清理僵尸协议

常见问题答疑

代签合同一定无效吗?

不一定!对方有理由相信代签人有权限(是公司高管),表见代理规则,合同仍然有效。关键看是否存在让第三方相信的授权表象。

法人发现被代签怎么办?

立即采取三步走:
1. 向合同相对方发送书面异议函
2. 报警固定笔迹鉴定证据
3. 提起确认合同无效之诉
要在知道代签事实后1年内主张权利。

员工私自代签谁担责?

分两种情况:
• 是采购经理代签供货合同——公司先赔偿,再向员工追偿
• 是保洁阿姨代签贷款协议——公司可主张无效,但需证明明显超出职务范围

怎样证明代签未经授权?

建议准备三大证据链:
1. 公司章程中关于签字权限的规定
2. 该员工岗位说明书及权限文件
3. 与交易方的往期签约记录比对
三者结合才能形成有效抗辩。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