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执行人生活费标准

被执行人生活费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必须予以保留。这个生活费标准按照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5-2倍执行,由执行法院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指数等综合确定。北京最低工资标准为2320元,被执行人生活费在3500-4500元之间浮动。

被强制执行了银行卡,靠什么活下去?

去年老王因为生意失败成了被执行人,法院冻结了他所有账户。原本月入2万的他,现在每月只能领到法院核定的4200元生活费。他说:现在每天早上都要算着钱买菜,连猪肉都不敢天天买。但法院工作人员告诉他,这个标准已经考虑了家庭人口和子女教育费用。

生活费标准各省差异有多大?

打开执行信息公开网,你会发现北上广深的生活费标准能比三四线城市高出近一倍。深圳标准是每月4800元,而广西某县城只有2200元。这种差异主要源于地区消费水平,但有个特殊案例:在杭州工作的张某虽然户籍在甘肃,法院还是按照浙江标准核发了生活费。

突发重病能申请提高标准吗?

上海就出现过典型案例。李某因突发白血病,向法院提交了医疗诊断证明和费用清单,最终生活费从3500元调整到6800元。执行法官表示:遇到重大疾病、子女升学等特殊情况,只要提供充分证据,法院都会酌情处理。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生活费标准是最低工资吗?

完全不是!最低工资是劳动者报酬底线,而生活费标准包含更广泛的生活支出。广州最低工资2300元,但生活费标准达到4000元,因为要覆盖房租、水电、医疗等综合开销。

问题2:如何证明需要更高生活费?

需要准备三类材料:1.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和费用清单 2.子女就读学校的学费通知 3.租房合同及押金凭证。南京某案例中,当事人提供哮喘治疗记录后,生活费每月增加了1200元。

问题3:异地执行标准怎么算?

以经常居住地为准!在苏州打工的王某,虽然户籍在四川,但法院他在苏州3年的居住证明,按江苏标准核发生活费。关键要提供暂住证、租房合同等居住证明。

问题4:生活费包含房贷车贷吗?

法律明确规定不包括!但有个特殊案例:杭州的孙某成功争取到包含房贷,因为能证明房子是唯一住房且贷款在成为被执行人前就已存在。这种情况需要提供完整的购房合同和还款记录。

问题5:标准多久调整一次?

没有固定周期,但可以主动申请。当物价明显上涨(CPI连续3个月超3%)或家庭结构变化时,建议立即向执行法院提交调整申请。记得附上最新的消费支出凭证和官方统计数据。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