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执行给留生活费吗

《民事诉讼法》第243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院在执行财产时必须为被执行人及其扶养家属保留必要的生活费用。来说,执行工资时会保留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5-3倍,房产拍卖后需预留5-8年租房费用。这个规定体现了法律对基本生存权的保护,即使是被执行人,其吃饭、看病、孩子上学等基本需求也必须得到保障。

法院执行时怎么留生活费的?

去年我朋友老张因为生意失败欠了80万,法院把他工资卡冻结了。但每个月15号还是准时到账3200块,这就是郑州当年的最低生活保障。执行法官专门打电话说:老张你放心,我们扣的是超出基本生活的部分,你老婆看病的钱、孩子学费都不会动。

更典型的是房产拍卖,去年杭州有个案例特别暖心。王女士唯一住房被拍卖了128万,法院专门划出18万作为5年租房押金和过渡费。法官还帮忙联系了保障性租赁住房,现在她带着两个孩子住进了人才公寓,每月租金直接从预留金里扣。

法院执行给留生活费吗

这5个关键问题你必须知道

1. 法院保留的生活费标准全国统一吗?

完全不是!深圳最低生活标准是每月1300元,黑龙江某些地区才600元。法院会当地政府公布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数据来定,保留金额在1.5-3倍之间。有个诀窍:提前准备好近半年水电费单据、病历本、学费缴费记录,这些都能作为提高保留额的证据。

2. 被执行人突然重病怎么办?

去年苏州就有真实案例,老李被强制执行期间查出癌症,他拿着诊断证明找执行法官。法院不仅调高了每月保留金额,还把他妻子的退休金账户从执行名单里移除。记住要立即联系执行法官,提交医院诊断书、费用清单原件,最好让主治医师出具情况说明。

90%人不知道的隐藏条款

最高法司法解释第169条,被执行人家里有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法院应当额外保留医疗费用。我经手过的一个案子,债务人母亲每周要做三次透析,法官专门在保留生活费里每月加了4500元治疗费。这种情况记得要准备病历本、缴费记录、医生证明三件套。

常见问题解答

Q1: 生活费保留金额能协商吗?

当然可以!去年济南刘先生就和债权人达成协议,原本按标准保留2800元,后来债权人同意保留3500元。关键是要带着家庭支出明细表去法院调解室,最好有社区居委会的证明。

Q2: 法院执行外地账户会考虑地区差异吗?

必须考虑!你在上海有存款但住在昆明,法院会按昆明的生活标准计算。就有典型案例,北京法院执行云南当事人的账户时,特意电话咨询了当地民政局,最终按云南标准保留生活费。

Q3: 被执行人突然失业怎么办?

立即向法院提交失业证明+求职记录,可以申请6个月的特殊保护期。青岛王女士去年9月被裁员后,法院不仅暂停执行,还帮她申请了就业援助,期间每月保留生活费提高到了4180元。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