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位权诉讼可以调解吗

《民法典》第535条及相关司法解释,代位权诉讼是允许调解的!但必须满足一个重要前提:调解协议不得损害债务人及其他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法院在审查时会重点核查调解条款的公平性,若发现存在恶意串通或显失公平的情形,将直接否决调解协议的效力。代位权诉讼的调解空间虽然存在,但比普通民事诉讼受到更严格的限制。

代位权诉讼调解的三大实战场景

最近处理过的一个典型案例:建筑公司欠材料商200万,材料商又欠农民工工资。农民工行使代位权起诉建筑公司时,三方通过调解达成建筑公司直接支付150万给农民工,剩余50万由材料商分期偿还的方案。这种调解既解决了农民工的燃眉之急,又避免了建筑公司账户被冻结影响项目进度,实现了多方共赢。

代位权诉讼可以调解吗

另一个常见场景是保险公司代位求偿案件。你的车被张三撞了,保险公司赔你后起诉张三追偿。这时候张三提出分期支付赔偿款+免除利息的调解方案,保险公司考虑到执行成本接受。但要这种调解必须经过你这个被保险人的书面同意哦!

调解全流程保姆级指南

第一步:起诉后立即向法官表达调解意愿,最好同步提交书面《调解申请书》。记得在立案时就把愿意调解勾选上,现在很多法院网上立案系统都有这个选项。

调解谈判时有个关键技巧:要求债务人提供第三方担保。让债务人的关联公司出具担保函,或者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去年有个案子,债务人用他老婆名下的学区房作抵押,最终促成调解协议达成。

签调解协议时必须写明这句话:本协议不损害债务人及其他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这是最高法院判例明确要求的必备条款,漏写导致整个调解协议被撤销。

这些调解雷区千万不能踩

某建材商曾与债务人私下达成放弃30%债权换取现金支付的调解协议,结果被其他债权人起诉撤销。法院认定该调解损害了其他债权人利益,判决协议无效。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打折清偿的调解方案必须进行债权人公告,给其他债权人异议的机会。

还有个常见错误是忘记通知债务人参与调解。虽然代位权诉讼是债权人告次债务人,但最高法解释,债务人有权作为第三人参与调解过程。去年有个案件因未通知债务人,导致调解书被申诉撤销。

代位权调解常见问题Q&A

问题1:调解需要债务人同意吗?

答:不需要债务人签字同意,但必须通知其参与调解程序。《民事诉讼法》第96条,债务人有权对调解协议提出异议,法院必须进行实质审查。

问题2:调解成功后还能起诉债务人吗?

答:不能再主张已调解部分的债权!调解协议约定次债务人支付80万,债权人就丧失了对债务人主张这80万的权力,但剩余债权仍可继续追偿。

问题3:调解书能直接申请执行吗?

答:经过司法确认的调解书具有强制执行力。江苏某法院创新推出调解书执行绿通道,符合条件的代位权调解书可在3个工作日内启动执行程序。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