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诉讼原告可以拒绝调解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79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但要的是,这里的应当调解属于程序性规定,并不等于强制达成调解协议。也就是说,离婚诉讼原告完全有权拒绝调解。当调解方案不符合自身诉求时,当事人可以明确表示不同意调解,法院将依法转入庭审程序。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调解程序是离婚诉讼必经环节,但调解结果必须以双方自愿为前提。

为什么法院坚持要先调解?

每次去法院立案离婚,工作人员都会先问调解过吗,这其实体现了婚姻法劝和不劝离的立法精神。就像老话说的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法官会通过调解了解双方矛盾焦点。去年我代理的一个案子,夫妻因为孩子教育问题闹离婚,结果在调解阶段发现两人感情基础还在,通过调解挽回了婚姻。

原告拒绝调解的三大常见原因

1. 家暴受害者不愿见面:曾有位女性客户,身上还带着淤青就来咨询,她说听到对方声音都发抖,这种情况调解就是二次伤害。
2. 财产证据需要保全:遇到过男方偷偷转移财产的情况,我们立即申请了财产保全,这时候接受调解反而错失取证良机。
3. 抚养权争夺关键期:有个妈妈为了争取孩子抚养权,已经收集了对方酗酒、失业的证据,调解给对方准备时间。

拒绝调解的正确操作姿势

去年处理的一个典型案例:女方发现丈夫出轨后起诉离婚,在调解阶段对方提出要分走公司股权。我们当庭提交了《拒绝调解申请书》,重点列明了三点:①对方存在重大过错;②夫妻感情确已破裂;③财产关系复杂需要司法鉴定。最终法院采纳意见跳过调解,在庭审中我们提交的出轨证据也获得了法官采信。

拒绝调解会影响判决结果吗?

完全不用担心!法官朋友曾透露,他们最看重的是证据链是否完整。有个有趣的现象:在财产分割案件中,积极应诉方反而更容易获得有利判决。但要没有任何理由拒绝调解,会影响法官对当事人诉讼诚意的判断。建议在拒绝时提交书面说明,:因对方存在转移财产行为,且已超过30日冷静期,申请人认为无调解必要。

离婚诉讼原告可以拒绝调解吗

常见问题解答

1. 调解是不是走过场?必须参加吗?

调解程序必须走,但可以人在心不在。法律规定必须组织调解,但当事人可以当场明确表示拒绝。有个取巧的办法:在调解时坚持自己的诉求不松口,30分钟内就会结束调解程序。

2. 拒绝调解诉讼费会增加吗?

诉讼费不会因拒绝调解而变化,但会影响诉讼周期。有个数据可以参考:调解成功的案件平均处理周期是17天,而判决程序需要3-6个月。不过对于需要财产保全的案件,走判决程序反而更稳妥。

3. 对方坚持调解怎么办?

可以采取拖字诀,但要法律时限。民事诉讼法第122条,调解期限一般不超过30天。有个实用技巧:在调解阶段要求对方提供完整的财产清单,既能收集证据,又能合理拖延时间。

4. 二次起诉还要再调解吗?

每次起诉都要重新调解,但可以简化程序。对于6个月内二次起诉的案件,法院会采用5分钟快速调解,当事人只需当庭表示坚持诉讼请求即可转入庭审。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