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赌场罪属什么犯罪类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三条规定,**开设赌场罪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的扰乱公共秩序罪**。该罪名针对的是以营利为目的,组织、招揽他人参与赌博,并为赌博活动提供场所、资金、工具或其他便利条件的行为。与普通赌博罪不同,开设赌场罪的犯罪主体是组织者或经营者,其行为具有持续性、规模性和社会危害性更强的特征,法律对其惩处力度更大。

为什么开设赌场罪会被严惩?

很多人觉得“赌博只是娱乐”,但法律对开设赌场罪的打击力度却远超想象。举个真实的案例:某地警方捣毁了一个线上赌博平台,涉案金额超10亿元,主犯最终被判有期徒刑7年。为什么这么严重?

**赌场是滋生犯罪的温床**。赌博容易引发高利贷、暴力催收、洗钱等黑灰产业链,甚至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挂钩。**赌博破坏家庭和社会稳定**。许多人因沉迷赌博倾家荡产,导致家庭破裂、社会矛盾激增。**网络赌场的隐蔽性和传播性更强**。通过APP、社交群组等方式,赌博活动能快速扩散至全国,危害性呈指数级增长。

法律对开设赌场罪的量刑起点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但若情节严重(如抽头渔利金额巨大、参赌人数众多、涉及未成年人等),刑期可升至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并处罚金。这种严厉的处罚,正是为了遏制赌博对社会秩序的破坏。

开设赌场罪属什么犯罪类型

开设赌场罪的“灰色地带”争议

不少人对开设赌场罪的认定存在误解。朋友间打麻将算不算赌场?棋牌室提供场所是否违法?这里需要明确:**法律打击的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持续性经营行为”**。

举个例子:老王在家组织朋友打牌,每局抽水5元,一周三次,长期下来获利数万元。这种行为就被认定为开设赌场罪。而是节假日亲友聚会偶尔娱乐,不涉及抽成或盈利,则不属于犯罪。关键在于是否形成“经营模式”——包括固定场所、稳定客源、抽头渔利等特征。

**网络赌场的认定更加复杂**。有人开发赌博游戏APP,通过虚拟币兑换现金;或利用直播平台进行“押礼物开奖”,这些都被认定为开设赌场罪。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明确,只要赌博资金实际与人民币挂钩,即可构成犯罪。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开设赌场罪和赌博罪有什么区别?

**答**:两者均规定在《刑法》第三百零三条,但侧重点不同: - **赌博罪**:针对参与赌博的个人,若以赌博为业或聚众赌博,最高可判3年有期徒刑。 - **开设赌场罪**:针对组织者或经营者,量刑更重(最高10年),且不要求本人直接参与赌博。 简单说,赌博罪是“玩家”,开设赌场罪是“庄家”。

问题2:在微信群发红包“抢雷”算开设赌场罪吗?

**答**:需分析。群主制定规则(如特定数字为“雷”,中雷者需加倍返利),并通过抽成、押注等方式营利,且涉案金额较大,构成开设赌场罪。浙江就有类似案例,群主因组织微信红包赌博被判刑3年。

问题3:家人帮忙管理赌场会判刑吗?

**答**:会!共同犯罪理论,即使只是负责收钱、望风或维护网络平台,只要明知是赌场仍提供帮助,就被认定为从犯。妻子替丈夫管理赌场账目,即便未直接参与经营,也面临刑事处罚。

问题4:开设赌场罪能判缓刑吗?

**答**:符合条件可争取。司法实践,初犯、自首、退赃、认罪认罚且情节较轻的(如涉案金额小、未造成严重社会影响),有适用缓刑。但若涉及境外赌博、未成年人参赌或黑社会背景,缓刑概率极低。

问题5:如何界定“情节严重”?

**答**:司法解释明确以下情形属于“情节严重”: 1. 抽头渔利累计达3万元以上; 2. 赌资累计达30万元以上; 3. 参赌人数累计达120人以上; 4. 招揽未成年人参与赌博; 5. 造成参赌者自杀或家庭破裂等严重后果。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