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帮信罪有多少金额立案?有参考吗

关于帮信罪有多少金额立案?有参考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87条之二规定,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简称帮信罪)的立案标准主要依据两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司法解释。最新修订的《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规定,为他人实施犯罪提供技术支持或帮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

1. 支付结算金额二十万元以上
2. 违法所得一万元以上
3. 特殊情形下金额减半计算
4. 二年内曾因同类行为受过行政处罚

上述金额标准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统一适用,但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可实际情况下调20%-30%。执行中还需结合涉案银行卡数量、帮助行为持续时间等情节综合判断。

帮信罪立案金额背后的法律逻辑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帮信罪的立案标准要设置金额门槛。其实这体现了刑法"罪刑法定"的基本原则——只有达到一定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才需要刑事追责。张三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把银行卡借给朋友转账15万,这种情况达不到立案标准,但是专业"卡农"组织他人办卡,即便单卡金额不足20万,累计金额也会被合并计算。

真实案例分析:金额计算的门道

杭州某大学生因出售3张银行卡被立案的案例就很有代表性。单张卡流水18万看似不达标,但检察官将三张卡总计54万合并计算,再结合其收取3000元好处费的行为,最终认定达到支付结算金额和违法所得双重标准。这种"数罪并罚"式的计算方式让当事人措手不及。

律师特别提醒:这些红线不能碰

1. 不要相信"刷流水不犯法"的鬼话,银行卡单日流水过5万就会触发银行反洗钱系统
2. 虚拟货币交易更要小心,USDT等加密货币交易同样计入结算金额
3. 即便没有直接获利,收取他人礼物、饭局等间接利益也算违法所得
4. 微信/支付宝收款码出借风险更大,构成"资金池"型犯罪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一:不同省份立案金额标准有差异吗?

答:经济发达地区(如江浙沪)严格按20万标准执行,贫困地区(如青海、甘肃)下浮至15万左右,需咨询当地律师。

问题二:金额没达标就绝对安全吗?

答:不一定!存在以下情形仍被追责:①涉及未成年人犯罪 ②造成被害人自杀等严重后果 ③用于涉黄赌毒等特定犯罪。

问题三:帮信罪一般判多久?

答:达到立案标准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若构成其他犯罪将择一重罪处罚。司法大数据显示,87%的帮信罪案件刑期在1年以下,但缓刑适用率不足30%。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