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款多少金额可以立案

欠款多少金额可以立案

《民事诉讼法》第119条规定,只要存在明确的被告、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且属于法院受理范围,无论欠款金额多少都可以立案。也就是说,哪怕对方只欠你1块钱,你也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不过在法院会案件性质采用不同程序:1万元以下适用小额诉讼程序,1-10万元走简易程序,超过10万元则进入普通程序。

关于欠款立案你必须知道的那些事儿

最近接到个挺有意思的咨询,有个小姐姐问:我闺蜜借了我800块半年不还,这点钱能去法院告她吗?你看,很多人都有类似的困惑。其实这事儿跟金额大小真没直接关系,关键看你想不想较这个真。不过话说回来,虽然法律上允许1块钱立案,但咱也得算算经济账不是?

我去年处理过个典型案例:老王被邻居欠了3500元装修款,反复催要2年未果。他花了50元诉讼费起诉,结果不仅拿回欠款,对方还被判承担诉讼费。所以说,小额欠款完全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根本不用觉得金额小就吃哑巴亏!

现在法院的便民措施做得真不错,像移动微法院小程序,在家上传证据就能立案。特别是疫情期间,线上开庭帮很多人解决了纠纷。不过要证据链完整才是关键,借条、转账记录、聊天记录这些一个都不能少。

常见问题答疑

1. 欠款1块钱真的能起诉吗?

当然可以!法律面前金额无大小。不过实务中要考虑时间成本和诉讼费用。你为了追讨1块钱,要花7天准备材料、缴纳50元诉讼费,值不值得就得自己掂量了。

2. 异地起诉金额标准不同吗?

全国统一标准!但有个特别情况要:选择在原告所在地起诉,需要证明对方是在当地形成的债务关系。通过微信借的钱,收款方微信绑定的是外地银行卡,会影响管辖法院认定。

3. 没有借条怎么起诉?

别慌!新修订的《民间借贷司法解释》明确规定,微信聊天记录、银行流水、录音等都能作为证据。有个客户就用5201314这些特殊数字的转账,成功证明了借款性质。

4. 起诉后对方还是不还钱咋办?

这时候就要申请强制执行了!法院可以查封对方支付宝、微信钱包,甚至限制高消费。去年有个老赖因为8000元欠款被禁止坐高铁,第二天就乖乖还钱了。现在的执行力度,可比很多人想象的要硬核得多!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