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污行贿罪是行为犯吗

《刑法》规定,贪污罪和行贿罪均属于行为犯。行为犯的核心特征是只要实施法定行为即构成犯罪既遂,而无需实际损害结果发生。《刑法》第382条贪污罪明确“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第389条行贿罪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均以特定行为作为定罪依据。即使未实际取得财物或未达成权钱交易目的,只要实施了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就被追究刑事责任。

为什么说贪污行贿罪是行为犯?

以贪污罪为例:某国企领导伪造报销单据,将10万元公款转入个人账户,即使第二天被发现并追回资金,其伪造单据+转移资金的行为已完成,已构成贪污罪既遂。这与盗窃罪(需实际控制财物)等结果犯存在本质区别。

行贿罪同样如此:张三为中标工程向官员赠送价值50万元的名画,即便官员当场拒收,张三的“给予财物”行为已实施,只要存在谋取不正当利益的主观故意,即可构成行贿罪。这种立法设计体现了对腐败行为“零容忍”的打击态度

贪污行贿罪的特殊性:结果加重情节

虽然两罪属于行为犯,但实际危害结果会影响量刑

  • 贪污100万元与贪污1000万元,刑期差异显著
  • 行贿导致重大工程事故或人员伤亡,升级为“情节特别严重”

某市法院判决的典型案例中,某局长贪污未遂(因系统故障转账失败),仍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而若其贪污成功则面临10年以上刑期,这正是“行为定性+结果定量”的司法体现。

贪污行贿罪是行为犯吗

常见问题解答

1. 贪污未遂是否构成犯罪?

构成犯罪!《刑法》第23条,贪污未遂可比照既遂从轻处罚,但仍需承担刑事责任。准备假账本时被举报,即便未转移资金,法院仍以“犯罪预备”定罪。

2. 行贿被对方拒绝,还要坐牢吗?

要坐牢!行贿罪关注“给予”行为本身,即使对方拒收,只要证据确凿(如监控拍到递银行卡),就面临3年以下有期徒刑。若行贿金额超100万元,刑期可达10年以上。

3. 为什么收钱不办事也算受贿?

因为受贿罪同样是行为犯。官员只要收受财物并承诺谋利,无论是否实际办事,均已构成受贿。某省教育厅长收受学生家长20万元“打招呼费”却未调整录取结果,仍以受贿罪被判刑5年。

4. 企业员工私拿回扣算什么罪?

非国家工作人员构成职务侵占罪或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某电商采购员收取供应商5万元红包,即便未造成公司损失,只要利用职务便利,即构成犯罪,最高可判6年有期徒刑。

5. 主动退赃能免除刑罚吗?

不能免除,但可减轻处罚!两高司法解释,贪污受贿后在立案前主动退赃并认罪认罚的,最多可减少基准刑30%。某处长贪污200万元,若在纪委介入前退赃,从10年刑期减至7年。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