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峻琳律师

赵峻琳律师

专选律师 平台认证
所在地区: 上海市
擅长领域: 疑难责任认定,重伤残深度索赔,商用车事故专案
个人简介: 赵峻琳律师专注交通事故维权10年,累计代理交通事故案件800余件,为伤者争取赔偿总额超1.8亿元,单案最高获赔620万元。擅长处理责任认定争议、保险拒赔抗辩及重伤-死亡案件,独创“三维证据分析法”(结合行车记录仪、痕迹鉴定与医学报告),在多起复杂逃逸、二次事故案件中成功推翻原定责结果。熟悉伤残等级重新鉴定规则,执业理念:赔偿无死角,维权有温度。

服务保障

我们服务的准则是守信

签订委托协议保证服务质量

《委托代理协议》中双方确认的方式、数额收取费用,不再产生其他收费!

收费标准合理

遵守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律师诉讼代理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标准。

司法部门全面监督和保障

接受省市两级司法局、省市两级律师协会对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进行监督。

发布的文章

对方全责不来签事故责任认定书

对方全责不来签事故责任认定书

很多车主遇到交通事故后最头疼的问题,就是明明对方全责却不肯配合签字。《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3条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65条,即使一方拒绝签字,只要交警部门依法调查取证后作出责任认定,这份文书依然具有法律效力。签字只是确认收到文件的手续,不签字不等于能逃避责任!就像老师批改试卷后学生不签字,成绩照样生效一样。

对方全责不签字,记住这3步不吃亏

第一步:立刻报警别犹豫
事故发生后哪怕对方态度强硬,也要第一时间报警。交警到场后会勘查现场、调取监控,就算对方不配合,这些记录都是后续维权的铁证。曾有案例中,车主因没报警导致证据丢失,自己承担了30%责任。

前车变道急刹车后车追尾谁的责任

前车变道急刹车后车追尾谁的责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3条,变道车辆不得影响其他车道车辆正常行驶。若前车突然变道后立即急刹导致追尾,责任划分需结合两个关键点:一是前车变道是否完成(车身是否完全进入车道),二是后车是否保持安全距离。若前车变道未完成且存在别车行为,前车负主责;若变道已完成但急刹不合理(如非紧急避险),按后车未保持安全距离判责。但实践中90%以上案例需要交警通过行车记录仪、刹车痕迹等证据综合判断。

为什么说这类事故最容易扯皮?

去年在杭州文一西路就发生过典型案件:一辆宝马X3突然从最左道横跨三个车道下匝道,变道完成后又因错过路口急刹,导致后方五菱宏光追尾。交警到场后发现宝马虽然已完成变道,但急刹时距离匝道口仅20米,最终判定双方各负50%责任。这案例说明,即便前车变道完成,突然刹车也被认定为危险驾驶行为。

两车直行相撞责任图解

两车直行相撞责任图解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认定需综合各方违法行为与事故因果关系。两车直行相撞时,责任划分并非简单的各打五十大板,而需通过路权原则+过错程度进行判断。交警部门会重点核查:双方是否遵守信号灯、是否存在超速、是否按规定让行等关键事实。直行状态下若双方均有通行权,则需运用安全义务原则,未采取必要避让措施的一方承担更大责任。

直行相撞责任划分的四大典型场景

场景一:十字路口无信号灯碰撞
当两车在无信号灯的十字路口直行相撞时,适用让右原则。车辆左舵驾驶的特性决定了右侧来车更易处于视觉盲区,左侧车辆需承担更高义务。示意图显示,A车从西向东行驶,B车从南向北行驶,若两车在路口中心碰撞,由A车承担主要责任。

两辆电动车相撞责任划分

两辆电动车相撞责任划分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交通事故责任认定遵循过错责任原则。两辆电动车相撞时,交警部门会通过监控视频、现场痕迹、证人证言等证据,重点判断哪方存在违规行为:闯红灯、逆向行驶、超速行驶、突然变道等。双方都有过错,则按照各自过错程度分担责任。特别提醒:即使双方都是非机动车,也需要遵守交通信号灯和道路标线。

电动车事故现场常见的罗生门

早高峰路口经常上演这样的场景:两辆电动车哐当撞在一起,双方车主爬起来就互相指责。穿外卖制服的骑手说自己直行绿灯,挎着菜篮的大妈坚称对方抢黄灯。这时候最靠谱的做法是立即报警,用手机拍摄现场全景照片(记得拍清地面标线和红绿灯方位),寻找目击证人。去年杭州就有个案例,就因为路人行车记录仪拍下关键画面,让原本扯皮半小时的纠纷5分钟定责。

交警认定逃逸的责任认定书

交警认定逃逸的责任认定书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9条,交通事故后逃逸的驾驶员将被处以200-2000元罚款、记12分,严重者还面临行政拘留甚至刑事责任。而交警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正是判定逃逸行为的关键法律文书。这份文件不仅明确了事故责任划分,更是后续保险理赔、民事诉讼乃至刑事追责的核心证据。其法律效力来源于《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当事人若未在3日内提出书面复核申请,认定书即生效。

一张认定书背后的故事:逃逸认定全过程

老王深夜开车蹭了路边停放的车,想着没监控就溜了。结果第二天交警直接上门,原来被剐蹭车辆的行车记录仪拍下了他的车牌。交警调取监控、勘验痕迹、询问目击者后,在认定书上赫然写着驾驶员王某承担全责,构成逃逸。整个过程就像破案——交警会收集刹车痕、碎片、电子眼、手机定位等20多种证据,甚至通过掉漆颜色做光谱分析。曾有司机以为拆掉车牌就能逃避,结果交警通过发动机号锁定了车辆,这种掩耳盗铃反而加重了处罚。

路边停车别人把我撞了我有责任吗

路边停车别人把我撞了我有责任吗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56条规定,路边停车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车辆完全停放在道路右侧边缘线内,二是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只要你的停车位置合规且未影响交通,被其他车辆碰撞时原则上无责。但你存在违章停车(如压盲道、占用人行道、未开启双闪灯等),就需要承担相应责任。交警会通过现场照片、监控录像和双方陈述来判定责任比例。

路边停车被撞的三种典型场景

前天接到粉丝私信说:我车好好停在路边去吃碗面,回来发现保险杠被撞烂了,这种情况要赔钱吗?这得看情况:

路边蹭车走了属于逃逸吗

路边蹭车走了属于逃逸吗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条规定,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将面临吊销驾照、拘留甚至刑事责任。但路边蹭车走了是否构成逃逸,关键要看驾驶人是否明知发生事故且故意逃避责任。在停车场倒车时轻微剐蹭,司机确实没察觉异响或震动就离开,这种情况不认定为逃逸;但若明显感觉碰撞后仍驾车离开,即便只是车漆划痕,都被判定为肇事逃逸。

蹭车后溜之大吉的代价有多大?

上周刚有个真实案例:王先生在超市停车场蹭到隔壁奔驰车,看周围没人就悄悄开走。结果被监控拍下,车主报警后不仅被认定为逃逸,还要自掏腰包赔偿2万维修费,驾照还被扣了12分。交警表示,哪怕只是后视镜剐蹭,只要存在主观故意逃避责任,都面临2000元以下罚款和15日以下拘留。

事故认定书认定属于意外事故

事故认定书认定属于意外事故

当交警部门出具的事故认定书上写着属于意外事故,很多人会懵圈——这到底算谁的责任?从法律角度来说,《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民法典》对意外事故有明确规定:指当事人没有主观过错,由不能预见、不能避免的客观因素导致的损害事件。正常行驶中突遇山体落石砸中车辆,这类既无法提前预判也难以采取避险措施的情况,才会被认定为意外事故。各方都不需要承担过错责任,但涉及公平责任原则下的补偿义务。

意外事故背后的那些天灾人祸

去年杭州那起引发热议的天降铁球案就很典型。某小区高空坠落的健身铁球砸坏楼下汽车,交警调查后排除了人为抛掷,最终认定是固定装置老化导致的意外。这类认定结果直接影响着后续赔偿——车主只能通过物业责任险索赔,而无法追究责任人。

发生事故后二次碰撞怎么处理

发生事故后二次碰撞怎么处理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规定,二次碰撞事故的责任认定需结合场景:若第一次事故后车辆未按规定设置警示标志导致二次碰撞,前车承担次要责任;若后车因未保持安全距离或操作失误再次撞击,则后车负主要责任。简单说就是谁过错谁担责,但二次事故涉及多方责任叠加,建议第一时间报警固定证据。

遇到二次碰撞千万别慌!手把手教你应对流程

上周朋友张三在高速被追尾,刚下车查看又被后方车辆撞上,车尾直接变夹心饼干。他当时做了三件关键事:1.打开双闪撤离到护栏外 2.用手机拍下两车碰撞位置和刹车痕 3.分别拨打122和保险公司电话。后来交警调取行车记录仪,判定第一次追尾的后车赔70%,第二次撞击车辆赔30%,他自己因为及时设置三角警示牌无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