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院让我提交不起诉申请书,格式和内容要注意什么?
当检察院要求提交《不起诉申请书》时,这是案件进入审查起诉阶段的重要节点。《刑事诉讼法》第177条规定,这份文书需要完整呈现申请人的诉求及法律依据。格式上需包含:①文书标题("不起诉申请书")②申请人基本信息(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③案件信息(案号、涉案人员)④事实与理由(含证据目录)⑤法律依据(引用法条)⑥落款签名及日期。内容核心在于论证"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符合法定不起诉条件",需避免主观臆断,所有主张都应有证据支撑。
我们服务的准则是守信
《委托代理协议》中双方确认的方式、数额收取费用,不再产生其他收费!
遵守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律师诉讼代理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标准。
接受省市两级司法局、省市两级律师协会对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进行监督。
当检察院要求提交《不起诉申请书》时,这是案件进入审查起诉阶段的重要节点。《刑事诉讼法》第177条规定,这份文书需要完整呈现申请人的诉求及法律依据。格式上需包含:①文书标题("不起诉申请书")②申请人基本信息(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③案件信息(案号、涉案人员)④事实与理由(含证据目录)⑤法律依据(引用法条)⑥落款签名及日期。内容核心在于论证"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符合法定不起诉条件",需避免主观臆断,所有主张都应有证据支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四条和《刑事诉讼法》第三百条规定,被害人因犯罪遭受物质损失的,有权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即使被告人已被判刑,你仍可通过刑事判决中的责令退赔、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或另行民事诉讼三种途径主张权利。法院在判决时应当明确责令被告人退赔违法所得财物,这是法律赋予被害人的"双保险"机制。
第一步要立即联系主审法官,确认判决书中是否载明退赔事项。去年某地盗窃案中,被害人王女士就是通过调取判决书中的退赔条款,仅用15天就收回了被盗金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85条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07条规定,拘留结束后需依法办理以下手续:1)公安机关出具《释放证明书》;2)返还扣押的个人物品并签署《财物返还清单》;3)涉及行政处罚或刑事案件的,需签署《权利义务告知书》;4)若被拘留人存在疾病或特殊情况,需配合完成健康检查记录。证件方面,《释放证明书》是核心法律文件,需妥善保存,必要时用于证明人身状态合法性。
很多人以为拿到释放证明就万事大吉,其实后续流程暗藏玄机。去年有个案例,李某因打架被治安拘留5天,释放时着急回家没核对扣押物品清单,结果发现手机里的重要工作资料被误删,维权时因缺乏签字确认陷入被动。
当企业进入破产程序时,有个后悔药叫破产撤销权。《企业破产法》第31、32条,管理人有权撤销破产前一年内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财产处置行为。那债权转让后受让人能不能行使这个权利呢?法律明确规定,债权转让不影响撤销权的行使主体资格,只要受让的债权本身符合可撤销行为的构成要件,新债权人照样可以抡起法律武器维权。
去年有个典型案例特别有意思:某建材公司破产前3个月,老板把公司名下3辆豪车都过户给了小舅子。债权人老王把200万债权转让给老张后,老张拿着转让协议就去找管理人要求撤销车辆过户。法院还真支持了!关键就在于原债权人转让债权时,已经形成了可撤销的财产转移事实。
《刑法》第176条和192条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的立案标准与量刑金额直接挂钩。个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20万元以上、单位100万元以上即构成犯罪;集资诈骗罪则要求个人非法占有金额10万元以上、单位50万元以上。一旦达到这些金额门槛,就面临刑事处罚,最低可判3年以下有期徒刑,最高可至无期徒刑。
当你好不容易走完支付令申请流程,法院也发出了支付令,结果对方依然拖着不还钱,这时候很多人会陷入焦虑。《民事诉讼法》第216-217条规定,债务人收到支付令15日内既不提出异议也不履行义务的,支付令即发生法律效力,债权人可以直接申请强制执行!但对方耍赖皮玩消失、转移财产,你就需要掌握以下专业应对策略。
1. 先确认支付令是否生效
法院会把支付令寄送你和债务人,从对方签收次日开始计算15天异议期。15天后没收到法院的终止裁定,赶紧去法院开具《支付令生效证明》,这是申请强制执行的通行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93条及《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寻衅滋事罪的立案需满足以下任一情形:1. 随意殴打他人致1人以上轻伤或2人以上轻微伤;2. 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严重影响他人正常工作、生活或造成恶劣社会影响;3. 强拿硬要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价值2000元以上;4. 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若行为人存在多次实施、持凶器作案、针对弱势群体等情节,即使未完全达到上述标准,司法机关仍综合认定其社会危害性予以立案。
赌博产生的债务在法律中属于非法债务,不受法律保护。《民法典》第153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而赌博本身是违法行为(《治安管理处罚法》第70条),赌债本身不具备法律效力。有人逼你还赌债,你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这钱我不认!
很多人以为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法律可不这么看赌债!举个例子:张三和李四打麻将输掉5万元,张三当场写下一张欠条。第二天李四拿着欠条到法院起诉,结果法官直接驳回——因为赌博本身就是违法行为,就像毒贩不能起诉买家不付毒资一样,赌债在法律眼里就是不存在的东西。
很多人遇到纠纷时,前一秒气得想打官司,后一秒又怕麻烦想放弃。这时候最纠结的问题就是:我现在放弃起诉,以后后悔了还能再告吗?《民事诉讼法》第124条第五项规定,撤诉后再次起诉的,只要符合起诉条件法院应当受理。不过要!刑事诉讼中的撤诉规则完全不同,故意伤害罪等公诉案件撤诉后就不能随便再告。下面我们就用大白话聊聊这个事儿。
老张去年被邻居打掉两颗牙,气冲冲跑去法院立案。后来邻居天天上门道歉还赔了3万块,老张心一软就撤诉了。结果半年后发现牙齿修复还要花5万,这时候还能再告吗?答案是可以!因为民事案件撤诉相当于按了暂停键,只要在3年诉讼时效内,准备好新的证据材料就能重新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