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度奕律师

徐度奕律师

专选律师 平台认证
所在地区: 重庆市
擅长领域: 经济犯罪精准辩护,涉黑恶与暴力犯罪应对,新型网络犯罪
个人简介: 徐度奕律师是刑事辩护领域资深专家,执业14年,熟悉司法全流程办案逻辑。累计代理刑事案件400余起,其中28件获无罪判决/不起诉,112件实现缓刑或量刑减档,为当事人避免/挽回经济损失超15亿元。专注经济犯罪(非法集资、职务侵占)、涉黑涉恶案件及新型网络犯罪辩护,首创“证据合法性审查黄金48小时法则”,在多起重大案件中成功排除非法证据,推翻关键指控。

服务保障

我们服务的准则是守信

签订委托协议保证服务质量

《委托代理协议》中双方确认的方式、数额收取费用,不再产生其他收费!

收费标准合理

遵守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律师诉讼代理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标准。

司法部门全面监督和保障

接受省市两级司法局、省市两级律师协会对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进行监督。

发布的文章

第三人自愿代为清偿

第三人自愿代为清偿

《民法典》第524条,第三人自愿代为清偿是指非债务人的第三方主动履行债务人的债务。这种行为需要满足三个要件:一是第三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二是清偿行为不违反法律规定或公序良俗,三是债权人未明确拒绝接受。最特别的是,即便债务人反对,只要债权人接受清偿,债务关系仍然消灭。

为什么有人愿意当这个活雷锋

最近老张帮邻居还了5万网贷的事在小区传开了。原来邻居儿子创业失败,网贷天天催债,老张看不过眼直接转账还了钱。这种情况在法律上就叫第三人自愿代为清偿。现实中常见于亲友互助、商业合作、财产保全等场景:

第三人代付债务不履行的后果

第三人代付债务不履行的后果

《民法典》第524条规定,当第三人与债务人约定代为履行债务时,若第三人未按约定完成支付,债权人无权直接要求第三人承担责任,只能继续向原债务人主张权利。除非三方签署过连带责任协议,否则第三人不履行时代替还债的承诺仅构成单方允诺,债权人无法突破合同相对性原则进行追责。举个例子:小明向银行借款,朋友老王口头答应帮忙还款,若老王反悔,银行只能起诉小明而不能追究老王责任。

你以为找第三人垫付就高枕无忧?

去年有个真实案例:某建筑公司拖欠材料款300万,老板让亲戚签了代付承诺书。结果亲戚资金链断裂没还钱,材料商把建筑公司告上法庭。法院判决建筑公司仍需全额还款,亲戚的代付承诺成了空头支票。这告诉我们:

信用卡逾期银行行使抵销权

信用卡逾期银行行使抵销权

刚被银行从工资卡划走钱的小王气得直跳脚:我又没说不还信用卡,凭啥动我的存款?这种操作在法律上叫抵销权,《民法典》568条写得明明白白:互负债务的当事人,可以主张抵销。简单说就是当你在同一家银行既有欠款又有存款,银行有权把这两个账本轧差。

不过银行可不是想扣就扣的,得满足三个硬条件:第一,你确实存在信用卡逾期未还的事实;第二,你在同一家银行有其他活期账户;第三,银行必须提前书面通知。就像去年广州中院的判例,某银行没提前30天通知就划账,被判赔偿客户损失,这碗水法律端得可平了。

代位权的成立条件有哪些

代位权的成立条件有哪些

《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五条,代位权的成立必须满足四个核心条件:债权人对债务人存在合法债权、债务人对次债务人享有到期债权、债务人怠于行使自身权利导致债权人受损、代位标的必须是非专属于债务人的权利。这四个条件就像四把钥匙,少一把都打不开代位权这扇法律之门。

代位权到底是什么神仙权利?

想象你借给朋友老王10万块,老王又借给老李15万。眼看到期了老王不找老李要钱,反而天天在家躺平追剧。这时候你就可以代替老王去起诉老李,这就是代位权!它就像法律给你发的替身卡,让你能绕过摆烂的债务人直接追债。

申请执行时效三年

申请执行时效三年

《民事诉讼法》第246条规定,申请执行时效期间为三年。这个期限从法律文书规定的履行期间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算。法院判决你胜诉后,对方拖着不还钱,你必须在判决书规定的还款截止日起三年内申请强制执行,过了这个期限再找法院就吃闭门羹了。

别让权利睡大觉!这三年你必须知道的五件事

第一年:判决生效后别当甩手掌柜,建议立即联系执行法官提交财产线索。去年有个案例,老张打赢官司后等对方自觉还款,结果对方在半年内把房产转给亲戚,导致执行时无财产可查。

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情形

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情形

《民法典》第538-542条规定,当债务人通过无偿转让财产、明显不合理低价交易、放弃债权担保等行为损害债权人利益时,债权人有权请求法院撤销相关行为。这种权利本质上是对债务人诈害行为的司法救济手段,需要满足三个条件:1.债务人存在损害债权的行为 2.行为发生在债权成立之后 3.债务人或受益人主观存在恶意。

老赖的5种骚操作,债权人一招就能破解

现实中债务人逃债花样百出,最常见的就是把房产赠送给子女。去年杭州有个案例,张老板欠债800万,转头就把别墅过户给刚成年的儿子。法院最终判决撤销赠与,因为房产明显超出子女正常生活所需,属于恶意转移财产。

父亲欠债儿子在法律上有义务还吗

父亲欠债儿子在法律上有义务还吗

现行法律,父亲欠债,儿子没有法定义务替父亲还债!法律上不存在父债子还的强制性规定,除非出现以下两种情况:儿子继承了父亲的遗产,或者儿子自愿承诺替父还债。只要你不继承父亲的财产,债主就不能逼你掏钱;但你拿了父亲的遗产,就要在继承范围内承担债务。

一、为什么总有人觉得父债必须子还?

电视剧里经常出现债主堵门喊你爸欠的钱必须你还,现实中也有不少人被这种观念误导。其实这种思想源于古代家族连带责任制度,明清时期的连坐法。但现代法律早已摒弃这种观念,《民法典》第1161条明确规定:继承人只在遗产实际价值范围内清偿债务。也就是说,哪怕你继承了父亲的房子,也只需要用房子变现后的钱还债,不够的部分不用倒贴。

支付令什么时候生效

支付令什么时候生效

《民事诉讼法》第216条,支付令自债务人收到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书面异议即发生法律效力。举个栗子,张三3月1日收到法院寄来的支付令,只要在3月16日前没提交异议申请书,这支付令就自动升级为强制执行许可证。不过要这15天是自然日不是工作日,赶上节假日也不会顺延哦!

手把手教你玩转支付令

去年有个开饭店的老王,被包工头拖欠了20万装修款,他拿着送货单和微信催款记录去法院,结果从申请到拿到生效支付令只用了23天。现在老王拿着生效的支付令直接冻结了对方的支付宝账户,连本带利都要回来了。

公司被强制执行的后果

公司被强制执行的后果

当法院判决书上的红章变成实际行动,公司被强制执行就像突然被按下了生存困难模式。《民事诉讼法》第242-255条,这可不是简单的欠债还钱四个字能概括的。从冻结账户到拍卖设备,从法人限高到信用破产,这波操作直接让企业体验现实版步步惊心。更扎心的是,执行程序一旦启动,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各种连锁反应会让老板们深刻理解什么叫法律不是儿戏。

血淋淋的五大暴击伤害

第一记重拳直接砸向钱袋子,法院的查封封条可比双十一的快递来得快多了。见过上午还在用的公户,下午就变成只能看不能动的僵尸账户吗?连财务小姐姐的U盾都成了摆设。更惨的是仓库里的货,昨天还是待售商品,今天就成了法拍预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