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辆车刹车导致第二三辆车相撞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3条规定,同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后车应当与前车保持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安全距离。在司法第一辆车因正当理由(如避让行人)正常刹车,第二辆车未保持安全距离导致追尾,由第二辆车主责;若第三辆车再追尾第二辆,则第三辆还需对第二辆承担部分责任。但第一辆车存在急刹挑衅、刹车灯故障等过错,就要承担次要甚至主要责任。

第一辆车刹车导致第二三辆车相撞

真实案例告诉你追尾事故怎么判

去年杭州萧山发生过典型的三车追尾案。早高峰时段,张先生驾驶丰田卡罗拉在红灯前正常减速,后方网约车司机李师傅因低头看导航未及时反应,追尾后又推着卡罗拉撞上前方宝马。交警查看行车记录仪后认定:李师傅承担卡罗拉的维修费用,宝马的损失则由李师傅承担70%,卡罗拉因被撞后惯性前冲承担30%。这个判决生动诠释了后车负责前车,依次追责的原则。

不过也有例外情况。王女士驾驶刹车灯故障的现代ix35在快速路行驶时突然刹车,导致后方两辆车连环追尾。法院调取监控发现,现代车刹车灯不亮导致后车无法预判,最终判决王女士承担40%责任。这提醒我们定期检查车况有多重要!

防御性驾驶保命指南

保持4秒跟车距离是黄金法则:当前车经过某个标志物时开始默数,数到4秒自己才到达该位置。雨雪天气要延长到6秒以上。建议在仪表台贴个保持车距贴纸时刻提醒自己。

观察前车的前方车辆动态同样重要。看到前前车刹车灯亮起,即使前车还没动作,也应该提前松油门备刹。很多老司机还会通过前车车轮转动状态判断是否即将刹车。

常见问题答疑

1. 前车突然急刹导致追尾,能告他吗?

关键看急刹是否合理。前车是为了避让突然窜出的电动车,后车全责;但前车是在空荡路段恶意别车急刹,可以通过行车记录仪举证,要求前车承担相应责任。去年深圳就有网约车司机因开斗气车急刹被判30%责任的案例。

2. 刹车灯不亮被追尾怎么处理?

这种情况属于混合过错。《道路交通安全法》第21条规定,驾驶人不得驾驶安全设施不全的机动车。即便后车跟车过近,前车也需要承担20-50%不等的责任。建议每月启动车辆时让家人帮忙检查灯光系统。

3. 多车连环追尾怎么划分责任?

一般按波浪式追责处理:第二辆赔第一辆,第三辆赔第二辆,以此类推。中间有车辆被撞击后因惯性前冲,产生交叉责任。郑州高速10车追尾事故中,第5辆车因撞击力度过大导致前4辆连环碰撞,最终被认定需承担前4辆车损失的20%。

4. 没有行车记录仪怎么证明前车急刹?

可以申请调取路口监控,寻找目击证人,或通过刹车痕迹鉴定。交警会测量各车制动拖印长度,结合碰撞位置综合判断。去年苏州吴中区有车主通过手机导航软件记录的急减速数据成功举证的案例。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