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重大事故主要负责人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4条和《安全生产法》第92-96条规定,企业发生重大事故时,主要负责人面临刑事处罚、行政处罚及民事赔偿三重责任。事故造成1人以上死亡或3人以上重伤,或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即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最高可处7年有期徒刑;若存在瞒报、伪造现场等情节,刑期最高可达15年。会被处以上一年收入60%-100%的罚款,并终身禁止担任同行业管理职务。

老板们必须知道的五大法律后果

前几天刚处理过温州某鞋厂火灾案,老板因为把安全出口堆满货物,导致3名工人逃生不及遇难。现在人还在看守所待着,厂房被封,家属索赔金额高达800万。这种案例每天都在上演,很多老板总觉得倒霉的事轮不到自己,等真出事了哭都来不及。

刑事处罚跑不掉,现在可不是赔钱就能了事的年代。去年江苏化工厂爆炸案,董事长判了7年,总工判5年,连安全科长都进去了。是行政处罚,去年深圳电子厂出事被罚了2000万,老板个人还被罚了上年收入的80%。最要命的是民事赔偿,现在工亡赔偿标准全国统一涨到100万以上,要是死伤人数多,能把企业直接赔破产。

血淋淋的真实案例警示录

响水爆炸案大家还记得吧?78条人命,董事长被判20年,创下同类案件刑期纪录。关键是他们早就收到整改通知却置之不理,法院认定这是明知故犯。还有个更惨的,山西某煤矿老板为赶工期强令工人下井,透水事故导致15人被困。救出8人,老板在法庭上跪地求饶也没用,判了12年。

特别提醒建筑行业老板,现在住建部有黑名单制度。去年郑州工地塔吊倒塌砸死路人,包工头不仅坐牢,还被列入全国建筑市场失信名单,这辈子别想再碰工程。餐饮行业也别侥幸,杭州某火锅店煤气爆炸案,老板娘判3年缓刑4年,店面招牌都被法院拍卖赔偿了。

发生重大事故主要负责人处罚

救命指南:事故前后的正确操作

出事后千万别学电视剧里毁灭证据!去年东莞模具厂出事,老板让员工删监控,结果刑期直接加3年。正确做法是:1小时内必须报安监部门,保护现场。去年有家厂子老板主动配合调查,积极赔偿,判了缓刑。

平时就要做好三件事:①每月亲自参加安全检查并签字 ②建立可追溯的安全培训记录 ③给高危岗位买足额保险。北京某机械厂老板坚持每天早会讲安全,去年虽然发生机械伤害事故,但因培训记录完整,认定是员工违规操作,免于刑事责任。

常见问题答疑

问题1:挂名法人代表要担责吗?

当然要!去年上海酒楼煤气爆炸,实际控制人让表弟当挂名法人。出事后表弟判3年,实际控制人作为直接负责人判5年。法院看的是实际管理权,不是营业执照上的名字。

问题2:已经离职的前负责人会被追责吗?

要看事故原因发生时间。青岛船厂案例中,5年前离任的厂长因在位时违规采购劣质缆绳,导致事故后仍被追诉。但是继任者管理期间出的问题,前负责人不担责。

问题3:外包工程出事谁负责?

发包方难逃干系!去年南京商场装修事故,虽然施工是外包队,但商场总经理因未审查施工资质被判2年。记住:发包方必须审查承包方安全资质,定期现场监督。

问题4:怎样证明自己尽到安全责任?

关键看三铁证:①安全会议原始记录 ②隐患整改付款凭证 ③员工培训签字视频。苏州电子厂老板靠这三样证据成功脱罪,证明已尽管理职责。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