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逸事故认定书模板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0条和第101条规定,交通事故后逃逸属于严重违法行为。逃逸事故认定书是交警部门依据现场勘查、监控证据等材料制作的法定文书,具有证据效力。模板必须包含事故发生时间、地点、车辆信息、逃逸行为认定依据等核心要素,其法律意义在于明确责任划分,为后续行政处罚或刑事追责提供依据。

手把手教你读懂认定书模板

打开一份标准模板你会发现六大模块:抬头注明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正文开头必有经调查的法律定性用语。核心部分会详细描述某年某月某时,某某驾驶XX车牌车辆在某路段...后逃离现场的完整经过,必定附有交警大队公章和民警签名。

重点要看交通事故事实及责任部分,这里用词非常讲究。写未保持安全距离还是故意逃逸,直接决定事故等级。有个真实案例:司机张某剐蹭后下车查看,5分钟后离开仍被认定逃逸,关键就在认定书里具备报案条件而未报案的表述。

填错这些吃大亏

新手最容易犯三个错误:一是漏填车辆识别代码,导致无法锁定车辆;二是天气路况描述不准确,曾有案件因写成阴天实际是雨天,被推翻责任认定;三是时间精确到分钟,差1分钟都影响保险理赔。

逃逸事故认定书模板

建议随身携带便签本,事故发生后立即记录:对方车牌号、车身特征、逃逸方向。去年李女士案就是靠记下右前灯碎裂的细节,三天后成功锁定肇事车辆。

遇到这5种情况必须较真

1. 认定书写疑似逃逸要警惕,必须要求明确结论;2. 发现笔录内容与认定书矛盾可申请复核;3. 监控时间与认定书有出入要提出异议;4. 证人证言未被采纳可要求说明理由;5. 损失评估明显过低应申请重新鉴定。

特别提醒:收到认定书3个工作日内要提出复核申请,超期视为认可。去年王先生因住院错过期限,白白损失2万赔偿金。

常见问题答疑

Q1:逃逸后自首会影响认定书结论吗?

自首属于事后情节,不影响逃逸行为认定,但能在处罚力度上减轻。张某逃逸后2小时自首,认定书仍注明逃逸,但法院最终判缓刑。

Q2:认定书能否申请行政复议?

可以!《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71条,当事人对认定有异议的,可在3日内向上级交警部门申请复核,成功率约15%。重点要提供新证据,如行车记录仪视频等。

Q3:无人员伤亡需要逃逸认定书吗?

必须要有!新规明确,即使只是剐蹭护栏后逃逸,认定书也是保险理赔和行政处罚的必要文件。某车主因缺失认定书,8000元维修费全部自掏腰包。

Q4:电动车逃逸适用这个模板吗?

完全适用!非机动车逃逸同样要出具认定书。杭州曾有外卖骑手撞人逃逸,最终认定书成为判处拘役的关键证据。模板中会将机动车改为电动自行车等车型。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