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逸事故责任怎么认定

逃逸事故责任怎么认定

发生交通事故后一脚油门跑了?别以为这样就能逃避责任!《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9条和《刑法》第133条,肇事逃逸不仅要扣12分、吊销驾照,还要吃牢饭。法律上有个责任推定原则:只要跑了,就算原本不是全责,也会被认定承担主要甚至全部责任。今年刚生效的新司法解释还特别强调,哪怕只是轻微剐蹭后逃逸,照样构成犯罪。

一、逃逸司机头上悬着三把刀

去年杭州有个案例,司机老王倒车蹭了宝马,看周围没人就溜了。结果第二天警察找上门,不仅赔了对方3万维修费,还被判了6个月缓刑。这里暴露三个致命伤:

1. 民事赔偿逃不掉:监控拍到车牌,修车费、医疗费照样得赔,还得额外支付误工费、车辆贬值损失

2. 行政处罚跑不了:12分扣光+2000元罚款是标配,严重的话直接吊销驾照

3. 刑事风险随时炸:造成人员伤亡的话,三年起步;就算只是财产损失,也面临拘役

二、交警怎么揪出逃跑派

处理过200多起逃逸事故的张警官透露,现在破案率超90%。去年有个司机凌晨撞坏护栏逃跑,交警通过轮胎痕迹锁定车型,再调取沿途23个摄像头,36小时就逮到人。交警办案三板斧:

1. 现场勘查:刹车痕、车漆碎片、监控录像都是铁证

2. 电子追踪:现在连乡村道路都覆盖了智能摄像头,车牌识别准确率98%

3. 群众举报:悬赏通告发出去,常有维修厂员工提供线索

三、这些救命操作要记牢

去年成都女司机教科书式操作值得学习:剐蹭后立即打开双闪,手机拍下全景照片,拨打122时同步录像,等交警时给受损部位特写拍摄。记住三步保命法则:

1. 保护现场:挪车前必须标记位置,最好用粉笔画轮胎轮廓

2. 及时报警:就算对方说私了也要先报备,避免被反咬逃逸

3. 保留证据:行车记录仪视频及时导出,目击者联系方式要留

四、灵魂拷问:这些情况怎么办?

问题1:不知道自己撞车走了算逃逸吗?

去年有司机撞到路边三轮车,以为是颠簸没停车。法院最终认定构成逃逸,关键看是否应当知道发生事故。现场有明显撞击声、车辆损坏,很难主张不知情。

问题2:对方全责却逃逸怎么索赔?

可以申请代位追偿,让自家保险公司先赔,记得要拿到交警的事故证明。去年北京案例,被撞车主通过这个方法3天拿到修车款。

问题3:送伤者就医算逃逸吗?

法律规定必须做到:①及时报警 ②表明身份 ③返回现场。去年郑州司机撞人后送医没报警,虽然救了人还是被认定逃逸。

问题4:逃逸后自首能减责吗?

民事赔偿不免除,但刑事处罚从轻。有个案例司机逃逸3天后自首,原本要判2年改判1年半。但保险公司商业险照样不赔,损失还得自己扛。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