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物料供应怎么做

站在甲板上抽着烟的船长突然转头问你:咱们这次补给合不合规矩啊?这时候你要是没研究过《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和《海商法》就尴尬了。船舶物料供应可不是菜市场买菜这么简单,得先搞明白三大法律红线:第一,所有物料必须符合船旗国和港口国的强制标准,特别是救生、消防设备得带着MED认证;第二,危化品运输要备齐MSDS文件,别让海关当走私船给扣了;第三,记得让供应商开具有效的免税证明,不然港口海关分分钟让你补缴关税。去年青岛港就有条外轮因为食品供应商用了假清真认证,直接被罚了20万美金,这教训够买一船菠萝罐头的。

海上补给就像谈恋爱 得讲究门当户对

你以为给船上买东西就是淘宝下单等快递?Too young!我们去年给某邮轮集团做供应,光采购清单就分了18个大类274个小项。先说吃这块,挪威籍船长的早餐麦片必须是ICA的,菲律宾船员的辣酱得是Datu Puti的,连厨房擦手纸都得是船级社认证的防火材质。有次给俄罗斯科考船供应急食品,因为没准备够鱼子酱,差点被船长拿伏特加瓶子砸。

船舶物料供应怎么做

工具耗材更是个技术活,船上用的每个螺丝都得带着ABS或DNV的认证钢印。去年有条散货船在印尼换过滤网,结果供应商给了陆用型号,船开到马六甲直接机舱进水。现在我们的仓库里,光不同尺寸的船用O型圈就存了800多种,比乐高零件还齐全。

全球采购比谍战片还刺激

做这行得练就全球扫货的本事。去年台风季,巴拿马有条集装箱船急需20吨船用润滑油。我们上午10点接到电话,12点就从迪拜保税仓调货,下午3点安排新加坡航空的货运专机,第二天凌晨润滑油已经躺在巴拿马科隆港的码头了。整个过程涉及3个国家海关、2个船级社验货,比007执行任务还紧张。

现在玩得最溜的是数字化采购系统,船东在APP上点一点,就能看到全球50个主要港口的实时库存。船开到鹿特丹需要补充缆绳,系统自动匹配3家本地供应商报价,还能预测到港时间误差不超过2小时。有次给豪华游艇供红酒,我们愣是用无人机在游艇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时完成了空中补给,船长都看傻了。

FAQ:老水手常问的五个灵魂拷问

1. 临时靠港采购会不会触犯当地法律?

去年迈阿密港就有货轮栽在这事上。记住三步走:查CMAC(港口国物料管制清单),确认供应商有PMSC认证,留好采购小票至少3年。像澳大利亚对食品包装有特殊要求,日本禁止某些船用油漆成分,这些坑千万别踩。

2. 船舶免税采购到底能省多少钱?

以10万吨散货船为例,规范操作能省下整船补给费用的17%-23%。重点是要让供应商开具符合IMO规范的免税发票,提前72小时向海关提交船舶物料申报单。我们去年帮客户处理过希腊比雷埃夫斯港的关税纠纷,最终省下8万欧元,够买2000升船用柴油的。

3. 遇到供应商临时涨价怎么办?

学学挪威船东的骚操作——在合同里加注海盗条款。我们现在的标准合同都有价格浮动机制,约定好当油价波动超5%、汇率变化超2%时启动重新议价。去年疫情期间,靠这招帮船队省了至少300万采购成本,比炒股还刺激。

4. 如何避免买到山寨船用设备?

教你三招验真秘诀:一看钢印是否凹凸立体,二查证书编号能否在船级社官网验证,三做盐水浸泡试验。去年查出批假冒船用救生衣,泡海水里三小时就解体了。现在我们都用区块链溯源系统,每个零件的前世今生都能查到。

5. 紧急情况怎么快速补给?

建议在每个主要航线设置应急物资储备点。我们在全球15个关键港口都有合作仓库,标配直升机坪和24小时通关服务。去年有邮轮在加勒比海突发诺如病毒,我们6小时内就空运了3吨消毒物资上船,比海岸警卫队都快。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