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律师费是不是可以不交给业主

很多人在买房时都会疑惑:“律师费到底该不该交给业主?”从法律专业角度来看,买房律师费并不是必须交给业主的。《民法典》第九百二十八条规定,除非合同另有约定,否则律师服务费应由委托方(即实际聘请律师的一方)自行承担。谁请的律师谁掏钱,这笔费用和业主本身没有必然联系。

买房律师费的4个关键真相

真相一:律师费本质是服务费
就像你请搬家师傅要付搬家费一样,律师费是支付给律师事务所的专业服务报酬。重点在于你和律师事务所有直接委托关系,和业主其实不产生直接金钱往来。

真相二:合同条款才是关键
遇到过业主在合同里加“律师费由买方承担”条款吗?这种情况就要特别!去年杭州的小明买房就吃了这个亏——合同里用极小字体藏着这条约定,多付了1.2万律师费。

真相三:各地潜规则差异大
一线城市常见操作是买卖双方各自请律师,费用自理。但在某些三四线城市,确实存在“买方包办所有手续费用”的潜规则,这时候律师费就转嫁到买家身上。

买房律师费是不是可以不交给业主

真相四:费用争议可协商解决
发现合同里有不公平条款,完全可以要求修改。去年深圳就有购房者通过谈判,成功让买卖双方各承担50%律师费的案例。

5招教你守住钱包

1. 签合同前拿放大镜看条款
特别留意“交易费用承担”部分,遇到“买方承担全部交易费用”这类霸王条款,立即提出修改要求。

2. 提前问清服务明细
要求律师事务所出具《法律服务清单》,明确收费项目。某购房者曾发现清单里居然包含代缴物业费服务,成功砍掉800元不合理收费。

3. 活用对比谈判技巧
多咨询2-3家律所报价,拿着最低价去和意向律所谈。去年成都的王女士就用这招省下3000元。

4. 保存所有沟通记录
微信聊天记录、电话录音都要留存。曾有买家因业主口头承诺“帮忙处理律师费”后反悔,幸亏有录音证据才维权成功。

5. 分期支付更保险
和律所协商分期付款,完成房产过户再付尾款。这样既能保证服务质量,又避免钱付了事没办成的风险。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业主强行要求我付他的律师费怎么办?

这种情况属于合同欺诈!《民法典》第496条,你可以主张该条款无效。立即联系你的律师发函警告,必要时向住建部门投诉。

问题2:合同没写律师费谁付,现在扯皮怎么办?

这时候要按“谁委托谁付费”原则处理。业主自行委托律师做资金监管,这个费用就该他自己承担,和你无关。

问题3:律师费能开发票抵扣个税吗?

当然可以!只要取得律所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在办理房产证后,可以纳入购房成本进行税务抵扣。记得保存好所有票据。

问题4:业主说律师费包含在房价里靠谱吗?

要警惕这种“打包价”陷阱!要求单独列明律师费金额,避免后期被重复收费。去年就有案例,业主声称包含2万律师费,结果过户时又要买家另付。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