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购协议可以解除吗

拿着认购协议想退房的朋友了!《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五百六十三条规定,认购协议作为民事合同当然可以解除,但必须符合法定或约定条件。简单来说就是:协商一致能解约,重大违约能解约,不可抗力也能解约。不过操作可比刷短视频复杂多了,下面咱们掰开揉碎了说。

认购协议可以解除吗

一、认购协议不是卖身契

去年杭州王女士买期房时,签完认购协议发现隔壁楼盘更便宜,想退定金被开发商拒绝。后来她找出协议里"7天无理由退订"条款,成功拿回20万定金。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认购协议不是开发商单方面说了算的文书,白纸黑字的条款最重要。

常见三种解约姿势:

1. 友好分手型:你和开发商坐下来喝杯咖啡,商量着把协议作废。这种情况开发商会扣点违约金,但总比打官司强。

2. 对方犯错型:开发商五证不全、虚假宣传、擅自变更规划。这时候你拿着证据可以直接发律师函解约,还能要求双倍返还定金。

3. 天灾人祸型:突然失业、家人生病这些特殊情况,法律上虽不算法定解除事由,但可以和开发商卖惨协商,不少房企现在都有特殊退房通道。

二、这些解约雷区千万别踩

去年南京有个案例,购房者因为开发商延迟交房3个月就擅自停贷,结果被银行起诉。法院判决购房者不仅要继续还贷,还要支付违约金。记住:单方面解约必须符合法定条件,不能自己觉得有理就乱来。

特别要三个关键点:

1. 认购协议≠购房合同:很多人在售楼处签的只是预约合同,真正的大招是后面的正式买卖合同。开发商没在约定时间内找你签正式合同,可以主张解约。

2. 定金罚则有讲究:是你反悔,定金打水漂;但要是开发商违约,你能拿回双倍定金。有个诀窍:收据上千万别写成"订金",必须是"定金"才受法律保护。

3. 证据链要完整:销售承诺的学区、配套等,记得录音录像;开发商发的宣传资料要保存;所有书面通知都要用EMS寄送并留存底单。

三、常见问题答疑

1. 签了认购协议发现房子被抵押了怎么办?

这种情况属于开发商严重违约,《民法典》第563条可以直接解约。记得先到房管局查档确认抵押状态,发书面解约通知。去年郑州就有购房者通过这招成功退房,还获得了利息赔偿。

2. 交完定金后悔了能退吗?

分两种情况:是开发商证件不全、虚假销售等过错导致,可以理直气壮要求退;是自己单纯改变主意,就要看协议有没有约定冷静期条款。有个小技巧:可以找新买家接手,很多开发商会配合更名操作。

3. 开发商逾期签约怎么处理?

认购协议一般会约定30天内签正式合同。超期未签,购房者可以发催告函,再给15天宽限期。到期还没签的话,就能行使解约权。上海某楼盘去年被集体退房,开发商退了定金还补偿了利息。

4. 疫情算不可抗力吗?

最高院有明确指导意见,疫情属于不可抗力。但要两点:一是必须发生在签约后,二是要严重影响合同履行。去年西安封城期间,就有购房者因无法办理贷款成功解约,但疫情前签的协议就不能用这个理由。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