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离职带稿跳槽是否侵权?职务作品权属认定的3大要件

设计师离职带稿跳槽是否侵权?职务作品权属认定的3大要件

设计师离职带稿跳槽算侵权吗?3分钟看懂法律边界

最近某大厂设计师带着原创设计稿跳槽竞品公司的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很多打工人都在问:设计师离职带稿跳槽是否侵权?答案其实很明确——关键看设计稿是否属于职务作品。如果被认定为职务作品,擅自带走并用于新单位就涉嫌侵权!而判断职务作品权属的3大要件你一定要知道:

一、职务作品认定的生死线:3大要件缺一不可

1. 存在劳动合同关系
签过正式劳动合同的设计师,在公司安排的打卡时间内完成的作品,哪怕是用私人电脑创作的,都属于职务作品。但接私单的兼职设计师就不一定适用。

2. 属于岗位职责范围
UI设计师做界面设计、插画师绘制商业插图,这些都属于岗位说明书里写明的职责。但如果程序员上班时间偷偷画漫画,这个作品权属就可能存在争议。

3. 使用单位物质条件
重点来了!公司配备的Mac电脑、正版设计软件、购买的素材库,这些都属于核心物质条件。有个真实案例:某设计师用公司购买的字体库创作作品,法院直接认定该字体使用部分版权归公司所有。

二、灰色地带的攻防战:设计师如何自保

2019年杭州某游戏公司的经典案例值得关注:主美离职时带走了30G原画素材,结果被前公司索赔380万。法院最终判决的关键证据是——公司服务器上的修改记录采购Adobe软件的企业授权书

聪明的设计师会做这3件事: 1. 入职时明确合同中的知识产权条款 2. 个人作品与公司作品分开存储 3. 重要作品申请著作权登记

三、企业防坑指南:5个必须做到的细节

见过最绝的一家公司,给每个设计师配的数位板都植入芯片,只要连接外网自动触发警报。其实更有效的方法是: 1. 在OA系统设置自动归档机制 2. 定期签订作品权属确认书 3. 采购设计软件时保留企业授权凭证 4. 建立内部素材分级管理制度 5. 离职流程中加入作品清点环节

FAQ:设计师最关心的5个问题

1. 设计师用自己电脑做的设计算职务作品吗?

关键看是否利用公司资源!如果使用公司购买的素材库、遵循公司创作规范、用于公司项目,就算用个人电脑完成也属于职务作品。

2. 离职后能否把作品放进个人作品集?

可以展示但有限制!需删除商业机密信息,且不能用于商业用途。建议展示前取得前公司书面同意。

3. 公司没签劳动合同怎么认定作品权属?

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情况下,只要能证明是受公司指派完成的工作成果,依然可能被认定为职务作品。

4. 创意方案阶段的手稿受保护吗?

只要形成独创性表达就受著作权法保护!某4A公司曾因员工带走提案手稿获赔120万,手稿上的创作日期水印成为关键证据。

5. 怎么证明作品是离职前完成的?

建议使用可信时间戳服务,或通过公司邮箱发送作品到个人邮箱,保留邮件原始数据作为时间证据。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