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别人吵架,然后我骂他,威胁我。这是犯罪吗?

当你在争吵中说出"信不信我弄死你"、"让你全家倒霉"这类话,已经触碰到法律红线。《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公然侮辱他人或恐吓威胁最高可处10日拘留;若威胁内容涉及人身安全且情节严重,构成《刑法》第293条寻衅滋事罪。是否构成犯罪关键看三点:①是否使用管制刀具等危险工具 ②是否多次实施威胁 ③是否造成受害人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

吵架时哪些行为会违法?

去年杭州就发生过典型案例:张某因停车纠纷对邻居连续3天发送"杀你全家"短信,最终被判拘役2个月。吵架时这些行为最危险:①当众扒衣服羞辱对方(涉嫌强制侮辱罪)②持菜刀比划(构成持械威胁)③在业主群发对方裸照(涉及传播淫秽物品罪)。即使对方先挑衅,还击时也要守住"不肢体接触、不传播隐私、不带凶器"三条底线。

我和别人吵架,然后我骂他,威胁我。这是犯罪吗?

被威胁后必做的3件事

第一要固定证据:立即对威胁语音进行录音,微信聊天记得录屏保存。第二要评估危险等级:若收到"今晚烧你家"等威胁,建议当晚住酒店并报警。第三要善用禁止令:新修订的《反家庭暴力法》已扩展到普通人际关系,凭报警记录可向法院申请禁止接触令。

常见法律问题解答

问题一:对方先骂人,我还击也算违法?

就像交通事故中的"次责"认定,法律会看谁先升级冲突。若对方只是骂"没素质",你回骂"全家死光",警方认定你责任更大。但是对方先动手打人,你被迫口头威胁,适用正当防卫条款。

问题二:网上对骂会被追究吗?

浙江网警去年处理过抖音互骂案,双方各被罚款500元。关键看传播范围:私信骂人不构成违法,但在直播间或百人以上微信群辱骂,就符合"公然侮辱"要件。记得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每个点赞都会成为传播证据。

问题三:威胁要钱是否更严重?

这直接升级为敲诈勒索罪!北京朝阳法院曾判决:男子以曝光婚外情威胁索要2万元,被判1年有期徒刑。只要威胁内容与索要财物挂钩,即使金额较小也构成犯罪,这类案件立案标准最低3000元。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