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度奕律师

徐度奕律师

专选律师 平台认证
所在地区: 重庆市
擅长领域: 经济犯罪精准辩护,涉黑恶与暴力犯罪应对,新型网络犯罪
个人简介: 徐度奕律师是刑事辩护领域资深专家,执业14年,熟悉司法全流程办案逻辑。累计代理刑事案件400余起,其中28件获无罪判决/不起诉,112件实现缓刑或量刑减档,为当事人避免/挽回经济损失超15亿元。专注经济犯罪(非法集资、职务侵占)、涉黑涉恶案件及新型网络犯罪辩护,首创“证据合法性审查黄金48小时法则”,在多起重大案件中成功排除非法证据,推翻关键指控。

服务保障

我们服务的准则是守信

签订委托协议保证服务质量

《委托代理协议》中双方确认的方式、数额收取费用,不再产生其他收费!

收费标准合理

遵守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律师诉讼代理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标准。

司法部门全面监督和保障

接受省市两级司法局、省市两级律师协会对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进行监督。

发布的文章

第三人要求撤销抵押权

第三人要求撤销抵押权

《民法典》第四百零六条,抵押权的设立需要经过合法登记。第三人能证明自己才是真正的财产所有权人,或者原抵押权登记存在重大瑕疵(登记程序违法、抵押合同无效等),法院就支持撤销抵押权。张三把李四的房产偷偷拿去抵押借款,李四作为真实产权人就有权要求撤销。

抵押权的生死簿握在谁手里?

去年有个案子特别典型:老王把租来的厂房冒充自己财产抵押给银行,结果厂房真正的主人回国发现后,拿着产权证直接把银行告了。法院最终判决撤销抵押权,银行只能找老王追债。这个案例说明,就算抵押权登记在册,真实权利人才是终极大BOSS。

儿子犯罪后,对父亲有哪些不良后果?

儿子犯罪后,对父亲有哪些不良后果?

《刑法》和《民法典》,父亲不会因成年子女的犯罪行为直接承担刑事责任。但若存在教唆犯罪、帮助毁灭证据等行为,父亲构成包庇罪(刑法第310条)或窝藏罪(刑法第312条)。若儿子是未成年人,依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61条,父母面临训诫、责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等行政责任。民事赔偿方面,若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损害,父母需承担替代赔偿责任(民法典第1188条)。

一、法律层面的连锁反应

张先生最近发现,儿子因打架被刑拘后,自己银行卡突然被冻结。原来受害者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法院《民事诉讼法》第101条采取了财产保全措施。虽然最终只需赔偿实际损失,但账户冻结已严重影响生意周转。

债务人的抗辩权是什么意思

债务人的抗辩权是什么意思

在法律专业角度,债务人的抗辩权是指当债权人主张债权时,债务人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提出对抗债权人请求的权利。就是债务人可以合法地反驳债权人讨债的理由。《民法典》第525条至第528条明确规定了双务合同中当事人的抗辩权,这就像法律给债务人发了一张免战金牌,让双方权利义务关系更平衡。

债务人抗辩权的日常应用场景

想象一下小明向朋友借了5万块,约定半年后还款。到期后小明突然失业,朋友却拿着借条上门催债。这时候小明能证明朋友之前还欠着自己3万块装修款没给,就可以行使履行抗辩权,要求抵扣部分债务。这就像菜市场买菜时发现老板多收钱,当场就能理论清楚。

被债权转让后起诉了怎么办

被债权转让后起诉了怎么办

突然收到法院传票说债权被转让后要你还钱,很多人直接懵了。《民法典》546条规定,债权人转让债权未通知债务人的,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简单说就是:对方没正式通知你债权转让了,你可以主张不知情,甚至直接让诉讼败诉!但实际操作远比法条复杂,往下看教你应对方法。

一、债权转让的完整法律剧本

张三借给李四10万,张三偷偷把债权转给王五。王五拿着借条直接起诉李四还钱,结果法院判李四败诉——因为张三用快递发了债权转让通知,李四拒收快递也算有效通知!这个真实案例告诉我们:

离婚协议能对抗第三人的债权吗

离婚协议能对抗第三人的债权吗

离婚协议不能直接对抗第三人的合法债权!《民法典》第1065条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财产归属的约定,仅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你俩私下签的离婚协议,在债权人面前只是一张废纸!

一、离婚协议为何防不住追债?

最近有位粉丝把房产全给了前妻,自己扛下200万债务,结果债权人把两人都告了。法院判决啪啪打脸:离婚时转移财产的行为损害债权人利益,协议无效! 这种案例每年至少发生3万起,很多人吃了不懂法的亏。

假冒伪劣产品罪刑事立案流程怎么走

假冒伪劣产品罪刑事立案流程怎么走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40条,假冒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到5万元以上的行为。其刑事立案流程需经过报案受理→初查取证→立案审查→移送侦查→检察院审查起诉→法院审判六大核心环节,操作中涉及证据固定、鉴定评估等专业程序。

一、假冒伪劣案件立案全流程拆解

第一步:报案与受理
发现假货别急着发朋友圈!消费者或企业应向

如何解读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的案例?

如何解读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的案例?

《刑法》第228条规定,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的核心在于行为人以牟利为目的,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通过欺诈、伪造文件等手段非法转移土地权益。构成该罪需满足四个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自然人或单位)、主观存在直接故意且以牟利为目的、侵害国家土地管理制度、客观实施非法交易行为。某开发商伪造土地批文将工业用地包装成住宅用地高价转售,即构成此罪。

从真实案例看土地犯罪背后的利益链

浙江某村曝光的土地倒卖案中,村主任与开发商合谋将集体建设用地虚构成"养老项目用地",通过阴阳合同非法获利3700万元。这个案件暴露出三个典型特征:一是利用政策漏洞虚构项目性质,二是通过"土地掮客"搭建资金通道,三是以股权转让形式掩盖土地交易实质。办案检察官指出,此类犯罪常伴随行贿受贿、洗钱等衍生犯罪。

不承担刑事责任还需要民事赔偿吗

不承担刑事责任还需要民事赔偿吗

当看到"不承担刑事责任"的判决时,很多当事人和家属都会松一口气,但这时候律师会提醒:先别急着庆祝,民事赔偿的账单正在路上。《刑法》第36条和《民法典》第187条明确规定,民事责任的承担不以追究刑事责任为前提。即便不用坐牢,该赔的钱一分都少不了。就像去年深圳那个网红餐厅食物中毒案,老板虽然因为证据不足免于刑责,还是赔了客人80多万医疗费。法律这杆秤,从来都是把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分开放的两个秤盘。

为什么不用坐牢还要赔钱?

去年我代理过一起特别的医疗纠纷,患者术后感染截肢,家属坚持要告医生故意伤害。经过半年多的调查取证,最终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但就在家属庆祝"胜利"的第二天,医院的法律顾问就把民事起诉状送上了门。当时患者家属完全无法理解:"不是都证明医生没罪了吗?怎么还要赔钱?"

债权让与的队内效力

债权让与的队内效力

债权让与的队内效力,在法律专业语境中特指债权转让在原债权人、新债权人和债务人三方之间产生的法律约束力。《民法典》第545条,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部分转让给第三人,未经通知债务人,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也就是说,在债权人(让与人)与新债权人(受让人)之间,自转让合同生效时即产生约束力,而涉及债务人时则需要履行通知程序。

债权转让背后的三角关系如何运作?

想象A公司把对B企业的100万应收账款转给C投资机构,这就是典型的债权让与。产生三组法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