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度奕律师

徐度奕律师

专选律师 平台认证
所在地区: 重庆市
擅长领域: 经济犯罪精准辩护,涉黑恶与暴力犯罪应对,新型网络犯罪
个人简介: 徐度奕律师是刑事辩护领域资深专家,执业14年,熟悉司法全流程办案逻辑。累计代理刑事案件400余起,其中28件获无罪判决/不起诉,112件实现缓刑或量刑减档,为当事人避免/挽回经济损失超15亿元。专注经济犯罪(非法集资、职务侵占)、涉黑涉恶案件及新型网络犯罪辩护,首创“证据合法性审查黄金48小时法则”,在多起重大案件中成功排除非法证据,推翻关键指控。

服务保障

我们服务的准则是守信

签订委托协议保证服务质量

《委托代理协议》中双方确认的方式、数额收取费用,不再产生其他收费!

收费标准合理

遵守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律师诉讼代理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标准。

司法部门全面监督和保障

接受省市两级司法局、省市两级律师协会对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进行监督。

发布的文章

收取定金后失联是否构成诈骗?

收取定金后失联是否构成诈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若收取定金后失联且满足以下条件,则构成诈骗:1.收取定金时存在虚构资质、服务能力等欺骗行为;2.收取定金后无实际履约意愿;3.故意切断联系逃避履约。但需单纯的民事违约与刑事诈骗存在本质区别,关键要看行为人是否自始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定金与诈骗的"一念之差"

杭州某装修公司收取20户业主共计300万定金后跑路,最终被认定合同诈骗罪。这个案例揭示了法律认定中的关键细节:该公司在收取定金时已负债累累,虚构了大量成功案例,且将资金用于偿还高利贷而非项目准备。这些证据链完整展现了"非法占有目的",与普通商家因经营困难暂时失联有本质区别。

帮信罪获利二十多万,一般判几年,罚多少钱?

帮信罪获利二十多万,一般判几年,罚多少钱?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87条之二规定,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简称“帮信罪”)的刑期和罚金标准需结合犯罪情节严重程度判定。若违法所得达20万元以上,被认定为“情节严重”,基准刑期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若涉及特大金额或造成重大社会危害,刑期升至三至七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罚金数额一般为违法所得的1至5倍,20万获利对应的罚金范围约在20万至100万元

诉讼期间转移财产有效吗

诉讼期间转移财产有效吗

《民事诉讼法》第111条和《民法典》第538-542条,诉讼期间恶意转移财产的行为被认定为无效!法院在审理中发现当事人有转移财产逃避债务的行为时,不仅可以撤销相关财产转移行为,还可以对行为人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特别提醒:新修订的《民事执行法》明确规定,诉讼期间将财产无偿或低价转让给亲属的行为,债权人有权在知道之日起1年内申请撤销。

诉讼期间这些小动作让你吃大亏

最近处理的一个离婚案特别典型:张先生在离婚诉讼期间,突然把名下3套房产都过户给了亲弟弟,还签了个假的房屋买卖合同。结果被法官当庭识破,不仅房产转移被判定无效,还被罚款5万元。法官在判决书里写了句狠话:把法院当菜市场呢?

犯罪嫌疑人不认罪怎么办?有没有相关的处理手段

犯罪嫌疑人不认罪怎么办?有没有相关的处理手段

《刑事诉讼法》第55条规定,没有被告人供述但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这表明司法体系并非依赖口供定罪,而是遵循"重证据、不轻信口供"原则。实务中,司法机关会通过全面收集物证、书证、电子数据等客观证据,运用证据链证明犯罪事实。对于拒不认罪的嫌疑人,办案机关将重点审查其辩解是否合理,并通过补充侦查、专家鉴定等方式巩固证据体系。

破解"零口供"困局的四大实战策略

1. 构建铁证闭环体系

北京某抢劫案中,嫌疑人全程沉默,但警方通过ATM机监控锁定体貌特征,DNA比对确认手套残留物,手机基站定位还原行动轨迹,最终形成完整证据链。关键要收集三类证据:①客观证据(生物检材、监控视频);②关联证据(通讯记录、交易流水);③辅助证据(证人证言、现场勘验)。

刑法关于酌定从轻的情节有哪些

刑法关于酌定从轻的情节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61条规定,法院量刑时应当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进行综合判断。"酌定从轻情节"特指法律未明文规定但可酌情考虑的从宽因素,主要包括:犯罪动机的伦理性(如义愤犯罪)、犯罪后的积极补救(如退赃赔偿)、特殊犯罪情境(如家庭矛盾激化)、初犯偶犯表现(如一贯守法记录)以及被害人过错(如激化矛盾行为)。这些情节虽非法定从轻依据,但在司法实践中对量刑具有重要影响。

酌定从轻情节的深层逻辑

在刑事审判中,法官手里的"自由裁量权"就像一把精密的天平。我曾亲历一个案件:外卖小哥因客户持续辱骂而动手致人轻伤,最终获得20%刑期减轻。这个判决背后,正是酌定情节在发挥作用。

代位执行的法律依据

代位执行的法律依据

代位执行作为一项重要的强制执行制度,其法律依据主要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535条。该条款明确规定:被执行人不能清偿债务,但对第三人享有到期债权的,人民法院可以依申请执行人的申请,通知该第三人向申请执行人履行债务。第三人对债务没有异议但又在通知指定的期限内不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执行。

这个看似简单的法条实际上搭建起了代位执行制度的基本框架:当债务人(被执行人)无力偿还债务时,债权人可以跳过债务人直接向债务人的债务人(次债务人)主张权利。这种三角债的破解机制,既体现了法律对债权人权益的充分保护,也展示了司法实践中对复杂债权债务关系的灵活处理。

遇到借钱不还的人怎么处理

遇到借钱不还的人怎么处理

当遇到借钱不还的情况时,《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规定,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若对方逾期不还,法律赋予债权人三种维权途径:1.协商调解 2.申请支付令 3.民事诉讼。特别要的是,民间借贷纠纷的诉讼时效为3年,自约定的还款日期起算。关键证据包括借条、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建议在出借时就通过银行转账并备注借款。

预防借钱不还的5个绝招

老话说救急不救穷,但现实是借钱的成大爷。想要避免当冤大头,记住这5招:1.大额借款必须写借条,注明身份证号、利息、还款时间;2.优先选择银行转账,微信支付宝记得备注用途;3.了解对方借钱真实用途,碰上赌博、炒股的一律免谈;4.设置分期还款,先还30%表诚意;5.定期催款别不好意思,三个月没动静就要警惕。

精神病人欠债,监护人必须还吗

精神病人欠债,监护人必须还吗

遇到精神病人欠债的情况,很多债主会第一时间找监护人讨债,甚至有人直接喊出父债子还的口号。但答案出乎意料——监护人原则上不需要用个人财产替精神病人还债!《民法典》第二十三条、第三十四条,监护人的核心职责是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权益,而不是承担其债务。但这里有个关键前提:必须经过法院特别程序宣告为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精神病人欠债背后的四大真相

场景一:未经过司法认定的精神病

被法院执行了工资卡怎么办

被法院执行了工资卡怎么办

当收到法院执行通知书说工资卡要被冻结时,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完了!这个月房贷怎么还?生活费怎么办?。别慌!《民事诉讼法》第242条,法院有权查询、冻结、划扣被执行人的财产,但必须保留被执行人及其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专业律师提醒您:先联系执行法官确认执行金额,立即提交书面异议申请,准备好近3个月的工资流水和生活开支证明,要求保留最低生活保障金。

被法院盯上工资卡后的生存指南

去年我有个朋友老张,因为生意失败欠了20万,突然发现工资卡被冻了。他当时急得差点去借高利贷,后来在我的建议下做了三件事:先是把每月给父母的赡养费证明找出来,再打印了孩子的学费单据,写了份详细的家庭开支清单交给法院。结果法官给他每月留了4000块生活费,现在他白天上班晚上跑代驾,每月按时还5000,日子反而过得比之前更有计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