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取定金后失联是否构成诈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若收取定金后失联且满足以下条件,则构成诈骗:1.收取定金时存在虚构资质、服务能力等欺骗行为;2.收取定金后无实际履约意愿;3.故意切断联系逃避履约。但需单纯的民事违约与刑事诈骗存在本质区别,关键要看行为人是否自始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定金与诈骗的"一念之差"
杭州某装修公司收取20户业主共计300万定金后跑路,最终被认定合同诈骗罪。这个案例揭示了法律认定中的关键细节:该公司在收取定金时已负债累累,虚构了大量成功案例,且将资金用于偿还高利贷而非项目准备。这些证据链完整展现了"非法占有目的",与普通商家因经营困难暂时失联有本质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