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度奕律师

徐度奕律师

专选律师 平台认证
所在地区: 重庆市
擅长领域: 经济犯罪精准辩护,涉黑恶与暴力犯罪应对,新型网络犯罪
个人简介: 徐度奕律师是刑事辩护领域资深专家,执业14年,熟悉司法全流程办案逻辑。累计代理刑事案件400余起,其中28件获无罪判决/不起诉,112件实现缓刑或量刑减档,为当事人避免/挽回经济损失超15亿元。专注经济犯罪(非法集资、职务侵占)、涉黑涉恶案件及新型网络犯罪辩护,首创“证据合法性审查黄金48小时法则”,在多起重大案件中成功排除非法证据,推翻关键指控。

服务保障

我们服务的准则是守信

签订委托协议保证服务质量

《委托代理协议》中双方确认的方式、数额收取费用,不再产生其他收费!

收费标准合理

遵守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律师诉讼代理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标准。

司法部门全面监督和保障

接受省市两级司法局、省市两级律师协会对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进行监督。

发布的文章

合同诈骗多少金额能立案?

合同诈骗多少金额能立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24条规定,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主要依据涉案金额和情节严重程度。**个人实施合同诈骗,金额在5000元以上即可立案追诉**;若单位实施合同诈骗,金额需达到10万元以上才能立案。但需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差异导致立案标准略有调整,经济发达地区将个人立案金额提高至1万元以上,需结合当地司法实践判断。

合同诈骗:金额背后的法律逻辑与现实困境

合同诈骗罪的立案金额看似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实则背后涉及复杂的法律逻辑和社会考量。为什么是5000元而不是其他数额?这其实是基于对普通民众财产权的保护平衡——既不能门槛过低导致司法资源浪费,也不能过高而使受害者维权困难。

民法典中合同违约责任的若干问题

民法典中合同违约责任的若干问题

《民法典》第577条,合同违约责任是指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不符合约定时,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法律责任。只要签了合同不按规矩办事,就要买单。违约责任的核心在于平衡合同双方的权益,既要让违约方付出代价,也要保护守约方的合法利益。

违约了到底要赔多少钱?

很多人以为违约就是按合同写的金额赔,其实这里面学问大了!《民法典》第584条规定,赔偿范围包括实际损失和合同履行后能获得的利益,但不超过违约方订立合预见到或应当预见到的损失。

民事立案金额多少钱才能立案侦查

民事立案金额多少钱才能立案侦查

最近很多网友在问:"到底欠多少钱法院才会给立案?"这个问题其实存在重大误解!《民事诉讼法》第122条规定,只要符合"有明确被告、诉讼请求、属于受案范围"三个条件,哪怕争议金额只有1块钱,法院也必须立案。这里说的是"民事立案",而"立案侦查"是刑事案件专用术语,民事纠纷根本不存在"立案侦查"的说法。

被误解的立案门槛:金额背后的深层逻辑

虽然法律没有金额限制,但实践中很多当事人反映"法院对小额案件踢皮球"。去年郑州李女士的398元网购纠纷案就引发热议,法院最初以"金额过小"为由拒绝立案。这其实暴露了三个潜规则:

篡改信贷资料罪怎么判缓刑

篡改信贷资料罪怎么判缓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75条之一及第280条规定,篡改信贷资料罪属于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类犯罪,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能否判缓刑的关键在于:被告人所判刑期是否在三年以下、是否确有悔罪表现、是否存在再犯罪风险以及是否对社区造成重大不良影响。司法若涉案金额较小、主动退赃退赔、取得金融机构谅解且系初犯的,获得缓刑的概率显著提升。

缓刑判决的五大核心要素

杭州某银行客户经理篡改流水案中,被告人因及时赔偿银行损失并取得书面谅解,最终获判缓刑。这个案例揭示出缓刑判决的底层逻辑:第一层是法律门槛,必须满足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硬性条件;第二层是主观态度,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能建立良好的悔罪形象;第三层是经济修复,退赃退赔直接影响着犯罪后果的消除程度;第四层是人格背书,单位出具的品行证明、社区矫正评估报告等文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第五层是司法裁量,法官会综合考量被告人的家庭情况、社会贡献等个性化因素。

强制执行是怎么执行的

强制执行是怎么执行的

作为执业律师,经常遇到当事人问:官司打赢了对方还是不还钱,法院到底会怎么执行?今天就从《民事诉讼法》第243条说起,用大白话给大家拆解强制执行的完整流程。法律规定,当债务人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时,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由执行法官通过查封、扣押、冻结、拍卖等手段实现债权。整个过程就像一场法律猎捕,执行法官就是带着法律武器的猎人。

一、强制执行全流程大揭秘

去年我代理的一个货款纠纷案特别典型。客户王老板胜诉后,对方把厂房设备都转移了,我们立即申请了强制执行。执行法官当天就启动了五查系统:查银行账户发现有个隐匿的理财账户,查车辆发现新买的宝马已过户给亲戚,查房产发现外地还有套别墅。三天内冻结了对方38万存款,扣押了那辆宝马车,还把他的别墅挂上了司法拍卖网。

吸收公众存款罪追究标准如何认定

吸收公众存款罪追究标准如何认定

《刑法》第176条规定,认定吸收公众存款罪需要满足四个核心要件:未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非法性)、通过公开宣传手段(公开性)、承诺还本付息(利诱性)、向不特定社会公众吸收资金(社会性)。这四个要件就像四把"法律标尺",缺少任何一把都影响罪名的成立。司法办案机关会重点核查涉案资金的来源范围、宣传方式、利率水平、资金去向等20余项关键证据,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

隐藏在条文背后的司法密码

很多人以为只要没拿牌照收钱就是犯罪,这个认知存在严重误区。去年某地法院判决的"茶叶店集资案"就很有意思——老板虽然向50多人借款2000万,但都是熟客私下借款,法院最终认定不构成犯罪。这说明"不特定对象"的认定需要穿透式审查:资金募集是否具有扩散性、投资人之间是否存在强关联、是否设置准入门槛等。

取保候审与缓刑期间谁更自由一点

取保候审与缓刑期间谁更自由一点

缓刑期间的自由程度普遍高于取保候审。取保候审作为刑事强制措施,嫌疑人需要遵守7大限制规定(刑诉法第71条),而缓刑作为刑罚执行方式,虽然要接受社区矫正(刑法第75条),但工作生活自由度更高。最直观的判断标准是:取保候审期间随时被收押,缓刑只要不违规就不用进监狱。

一、两种制度本质差异决定自由度

老王因为醉驾被带走时,家属急得团团转:到底是争取取保候审还是等着判缓刑?这得先明白两者的根本区别。

取保候审就像"考试延长"

代位起诉的前提条件

代位起诉的前提条件

代位起诉可不是随便就能用的法律大招,《民法典》第535条规定,要想成功启动代位权诉讼,必须满足四个硬核条件:第一,你得是合法有效的债权人;第二,债务人自己躺平不找次债务人要账;第三,你的债权快到期或者已经到期;第四,债务人摆烂行为已经威胁到你的钱袋子安全。这四个条件就像四把钥匙,少一把都打不开代位诉讼的大门。

代位权可不是万能钥匙

去年有个开餐馆的老王,供货商欠他30万货款到期不还,结果发现供货商自己还背着200万外债。老王兴冲冲跑去法院要代位起诉,结果被法官当场劝退——原来老王自己的餐馆还欠着员工工资没结清,这债权本身就不干净,根本不符合债权合法有效这个基本门槛。

故意伤害罪严重还是寻衅滋事罪严重?

故意伤害罪严重还是寻衅滋事罪严重?

站在专业法律视角,故意伤害罪与寻衅滋事罪的严重程度需要从量刑幅度社会危害性犯罪构成要件三个维度综合判断。《刑法》第234条规定,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最高可判死刑,而寻衅滋事罪最高刑期为十年。从刑罚力度看,故意伤害罪显然更为严重。但寻衅滋事罪作为"口袋罪"伴随殴打、毁财等多重违法行为,在案件中产生"一罪变数罪"的叠加效应。

一、两把法律尺子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