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转移的判定依据
在法律实务中,财产转移的判定主要依据《民法典》第1064条、第1092条及相关司法解释。核心标准是看转移行为是否具有恶意性和损害性。就是转移财产的人是否存在逃避债务、损害他人权益的主观意图,以及客观上是否导致债权人或配偶方合法权益受损。在离婚前突然把房产过户给父母,或在债务纠纷后大额转账给第三方,都被认定为非法转移财产。
法院如何看穿假离婚真逃债的把戏?
去年有个典型案例,男方在离婚协议里把三套房全给了女方,自己承担全部债务。债权人起诉后,法院调取离婚前两年的银行流水,发现男方持续给女方转账,最终判定这是恶意转移财产。法官主要看三个时间点:债务形成时间、财产转移时间、离婚办理时间。三个时间点紧密相连,转移行为就容易被认定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