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交通安全罪包括什么

《刑法》规定,危害交通安全罪并非单一罪名,而是涵盖以危险行为威胁道路交通、铁路、航空等公共安全的一类犯罪。主要包括:交通肇事罪(刑法第133条)危险驾驶罪(刑法第133条之一)破坏交通工具罪(刑法第116、119条)破坏交通设施罪(刑法第117、119条)以及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刑法第114、115条)。这些罪名的核心特征是行为人对公共交通安全造成现实或潜在威胁,轻则面临罚款拘留,重则被判无期徒刑甚至死刑。

危害交通安全罪到底有多严重?

很多人觉得开车超个速酒驾一次没啥大事,但现实中这些行为都构成犯罪!张三喝完酒开车被查,血液酒精含量超过80mg/100ml,直接构成危险驾驶罪,不仅要吊销驾照,还蹲6个月看守所,甚至影响子女考公务员!再李四开车撞人后逃逸,导致伤者死亡,这就从普通交通事故升级成交通肇事罪,刑期直接从3年以下变成3-7年。

更狠的是,有人故意往高速路上扔石头,导致多车连环追尾,这就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起步判10年,造成死亡的最高能死刑!去年某地有个案例,王某因为报复社会,把共享单车堆在铁轨上,火车紧急制动导致30人受伤,王某被判了15年。所以说,危害交通安全的行为,真的不是闹着玩的!

常见危害交通安全行为大起底

1. 马路杀手三件套:酒驾、毒驾、飙车
这仨是危险驾驶罪的常客,尤其现在年轻人喜欢深夜飙车,开着改装车在隧道里飙到180码,被交警抓到直接刑拘。还有人觉得自己喝点小酒更清醒,结果酒精一上头,把油门当刹车踩,分分钟酿成惨剧。

2. 作死操作:开车玩手机、别车斗气
刷短视频、抢红包导致的盲开行为,现在也被纳入危险驾驶范畴。更离谱的是路怒症,有人因为被超车,就故意别车、急刹,导致后车翻下高架桥,这种主观恶意行为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危害交通安全罪包括什么

3. 黑心操作:破坏交通设施
偷盗井盖、拆走护栏螺丝、涂改路标...这些行为看着危害小,实际上让整条道路陷入危险。偷走高速路上的反光标识,夜间车辆根本无法识别弯道,极易引发重大事故,这种行为直接触犯破坏交通设施罪

关于危害交通安全罪的灵魂拷问

问题1:骑电动车酒驾算不算犯罪?

答:关键看车型!电动车被鉴定为机动车标准(车速超25km/h、重量超55kg),酒驾就构成危险驾驶罪。杭州就有个案例,外卖小哥骑超标电动车酒驾撞人,被判了拘役2个月。

问题2:乘客抢方向盘会怎么判?

答:妥妥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前重庆公交坠江事件后,法律明确规定了这种情况。就算没造成实际伤亡,只要车辆在行驶中,抢方向盘至少判1年,导致重大事故,最高可判死刑!

问题3:开车撞死人一定会坐牢吗?

答:分三种情况:
① 正常驾驶无过错→不构成犯罪,属民事赔偿;
② 有过错(如超速、闯红灯)→交通肇事罪,3年以下;
③ 肇事后逃逸或故意碾压→3-7年,逃逸致人死亡判7年以上

问题4:给共享单车装私锁犯法吗?

答:单纯装私锁属于民事侵权,但大量破坏共享单车导致投放系统瘫痪,影响城市交通秩序,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上海曾有人剪断200多辆单车锁链,最终被判处1年半有期徒刑。

问题5:网红在隧道拍飙车视频有啥后果?

答:分分钟构成危险驾驶罪!组织者、参与者和拍摄者都被追责。北京隧道跑车案中,8名富二代飙车拍短视频,组织者被判拘役5个月,视频发布平台还被罚款50万元。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