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离婚协议书模板如何正确填写?

军人离婚协议书模板如何正确填写?

军人离婚协议书模板

军人离婚协议书

本协议由甲方(军人)和乙方自愿签订,双方均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自愿离婚。协议内容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及《军队人员婚姻管理规定》,旨在友好解决离婚事宜。签订前建议双方咨询法律专业人士或部队政治机关,确保合法性。

甲方信息(军人):
- 姓名:
- 身份证号:
- 部队单位:
- 军衔:
- 联系方式:

乙方信息:
- 姓名:
- 身份证号:
- 联系方式:

离婚原因:
双方因感情破裂,自愿离婚。无任何强迫、欺诈或第三方干涉行为。

财产分割:
双方共同财产清单及分割方式如下(需详细列出,避免遗漏):
- 房产:地址 [例如:XX市XX区XX路XX号],归属 [甲方/乙方],补偿金额 [如有];
- 车辆:型号 [例如:车牌号XX],归属 [甲方/乙方];
- 存款:银行账户 [账号],金额 [XX元],分割比例 [例如:各50%];
- 其他财产:[如家具、投资等],具体描述及分割方式;
双方确认无隐藏财产,分割后互不追究。

子女抚养(如适用):
子女姓名:[姓名],年龄:[XX岁]
- 抚养权归属:[甲方/乙方];
- 探视安排:另一方每周/月 [具体时间,如每周末] 可探视,地点 [家庭或指定场所];
- 抚养费:金额 [XX元/月],支付方式 [银行转账/现金],支付时间 [每月X日];
- 教育医疗费用:双方按比例 [例如:各50%] 分担;
子女重大事项需双方协商决定。

债务处理:
双方共同债务清单及承担方式:
- 债务描述:[如银行贷款XX元],债权人 [XX银行],由 [甲方/乙方] 承担;
- 其他债务:[具体描述],分担方式;
双方确认无个人债务转嫁,分割后债务责任清晰。

特殊条款(针对军人):
甲方声明:本协议涉及部队福利、住房或津贴等事项,已按部队规定处理 [例如:住房归部队管理,无补偿]。甲方承诺在签订前已获得部队政治机关书面批准(如法规要求)。

协议生效与备案:
本协议一式三份,双方各执一份,另一份交婚姻登记机关备案。签字后立即生效,任何修改需书面同意。

双方签字确认:
甲方(军人):_______
日期:_______

乙方:_______
日期:_______

见证人(如适用):
姓名:_______
单位:_______
日期:_______

(注:军人离婚可能需额外步骤,如部队审批。本模板仅供参考,实际使用前务必核实最新法律法规并公证。)

军人离婚协议书模板的法律要求是什么?

军人离婚协议书模板的法律要求基于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军队人员婚姻管理规定》。军人身份涉及特殊义务,协议需确保不影响军队纪律和国家安全。

核心法律要求包括: - 军队批准程序:军人一方必须获得所在部队政治机关的书面批准或同意。未经批准,离婚协议可能无效,法院可拒绝受理离婚申请。 - 自愿原则:协议必须体现双方真实意愿,无胁迫或欺诈。军人及其配偶需在协议中明确声明离婚决定是自主选择。 - 子女抚养安排:需详细规定子女抚养权、探视权、抚养费支付标准。内容应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优先考虑子女利益。 - 财产分割与债务处理:明确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方式(如房产、存款),以及债务承担。财产分配需公平合理,避免损害军人或配偶权益。 - 其他条款:协议应包含保密条款(如涉及军事机密)、纠纷解决机制(如协商或诉讼),并注明生效日期。

协议模板需采用书面形式,由双方签字确认。建议在起草前咨询军队政治机关和律师,确保内容合法有效。常见风险包括未获批准导致协议无效或子女财产问题引发后续诉讼。实际操作中,参考标准离婚协议模板,但必须加入军队相关元素。

如何正确填写军人离婚协议书模板?

可分割金额 = 总额 ÷ (70-入伍年龄) × 婚姻存续年限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