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界定诈骗与经济纠纷

当你的微信突然收到生意伙伴失联或客户收到货不付款的消息时,正在面临人生最重要的选择题:这到底是诈骗还是普通经济纠纷?别急着报警或起诉,先记住这两个法律关键词——主观故意非法占有目的

刑法第266条,诈骗罪必须满足三个条件: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而经济纠纷就像恋爱中的争吵,双方对合作有真实意愿,因市场变化、经营不善等客观原因产生矛盾。

去年处理的典型案例中,某建材商王总给开发商供货后遭遇拖欠,对方提供了完整的延期付款计划书和抵押物。这属于典型经济纠纷。而另一个案件中,李某虚构政府工程项目收取保证金后人间蒸发,这就是教科书式的诈骗。

5个关键信号教你快速分辨

第一看合同诚意度:正经商人签合会约定违约责任,骗子准备的合同漏洞百出。曾见过最离谱的诈骗合同里,违约条款写着违约方需向对方道歉。

第二查资金去向:经济纠纷中的钱用于生产经营,而诈骗资金多用于个人挥霍。有个案子骗子把200万工程款全买了彩票,这种资金流向就是铁证。

如何界定诈骗与经济纠纷

第三观后续表现:真老赖会接电话商量还款,假老板玩失踪。但要新型养鱼式诈骗,骗子前期正常履约获取信任,实施大额诈骗。

第四核主体真实性:去年曝光的皮包公司诈骗案,骗子注册的公司在签约时已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这种明显异常需警惕。

第五问行业惯例:突然出现违背行业常规的合作条件要小心。要求预付全款的定制设备采购,而业内通行都是30%预付款。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对方签合夸大宣传算诈骗吗?

关键看是否具备履约能力。某教育机构宣称保送985收取天价学费,实际上连基本师资都没有,这就构成诈骗。但是正常教学过程中效果未达预期,则属于合同纠纷。

问题2:民间借贷不还算诈骗吗?

需区分借钱不还和骗钱不还。借款人提供真实抵押物,因客观原因暂时无法偿还,属于民事纠纷。但若用虚假房产证作抵押借款,则涉嫌诈骗。

问题3:收到货款不发货是什么性质?

要结合商家历史经营记录判断。某淘宝店铺双十一收款后因供应链断裂延迟发货,属于经济纠纷。但是新注册店铺收取预付款后直接关店,很被认定为诈骗。

问题4:工程层层转包后拿钱跑路怎么办?

这种情况要重点核查合同链。某装修公司收取业主款项后,将工程转包给无资质的包工头,若公司有实际施工安排属于合同纠纷,若层层转包过程中截留资金并无施工行为,构成合同诈骗。

问题5:投资亏损可以告对方诈骗吗?

投资有风险需自担。但某P2P平台虚构借款标的,资金池模式运作,即便出示了部分还款记录,仍构成集资诈骗。关键看平台是否真实从事中介服务。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