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一次性赔偿协议书

《民法典》第1217条及《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医疗纠纷一次性赔偿协议书是医患双方就损害赔偿达成和解的法定形式。该协议经双方签字即产生法律约束力,具有终止争议、固定赔偿金额的双重法律效果。特别要的是,协议中必须明确标注自愿放弃其他诉讼权利等关键表述,否则被法院认定为部分条款无效。

签了赔偿协议就万事大吉?这些坑千万别踩

去年某三甲医院与患者家属签协议时,因漏写后续治疗费包含条款,结果患者半年后复发治疗,医院又赔了80万!签协议时要这5个关键点:

1. 赔偿范围必须包含所有已知和可预见的损失,建议加上包含后续产生的所有费用

2. 精神损害赔偿要单独列明,否则被认定未包含

医疗纠纷一次性赔偿协议书

3. 死亡赔偿协议必须全体近亲属签字,缺一个都被推翻

4. 赔偿金额建议采用大写+括号备注双写法,捌万元整(80,000元)

5. 一定加上这句:本协议签订后,任何一方不得以任何理由主张其他权利

常见问题解答

签完协议能反悔吗?

原则上不能!但存在三种例外情况:①证明签订时被胁迫欺诈 ②赔偿金额显失公平(低于法定标准30%以上) ③协议内容违法。去年杭州中院就判过一个案例,患者拿到赔偿金后起诉医院,因协议赔偿金只有法定标准的60%,法院支持了增加赔偿的请求。

私了协议需要公证吗?

不是必须但强烈建议!特别是涉及重大伤残或死亡的赔偿协议,公证可以防范这些风险:①当事人反悔 ②家属主张协议无效 ③赔偿金支付纠纷。公证费按赔偿金额的0.1%-0.3%收取,比起动辄几十万的赔偿纠纷,这笔钱花得值。

家属代签协议有效吗?

要视情况而定!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本人受伤,父母代签需要患者本人出具的授权委托书。若是患者死亡的情况,需要全体第一顺位继承人(配偶、父母、子女)共同签署。曾有个典型案例,患者妻子单独签协议后,患者父母起诉索赔成功,法院判医院额外赔偿40万。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