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伤害轻伤判刑还用赔钱?

故意伤害轻伤判刑还用赔钱?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4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轻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民法典》第1179条明确,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等合理费用。判刑和赔偿是双重法律责任,判刑不能免除民事赔偿义务。通俗来说,坐牢是承担刑事责任,赔钱是履行民事责任,二者必须"双管齐下"。

为什么判了刑还要赔钱?

很多人以为"坐牢抵债",这其实是重大误区。就像张三把李四打成骨折(轻伤二级),法院判张三8个月有期徒刑后,李四仍然可以起诉要求赔偿3万元医疗费+2个月误工费。因为刑事处罚是国家对犯罪行为的惩罚,民事赔偿是加害人对受害人的补救,二者就像两条平行线,互不替代

曾有真实案例:杭州某小区保安王某因纠纷将业主推倒致腰椎压缩性骨折,虽然王某已被判刑1年,但法院仍判决其赔偿受害人16.8万元。这充分说明司法机关对"刑民双追责"的严格执行。

赔偿金额怎么算才合理?

赔偿清单包含以下五大部分:

1. 直接经济损失: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每天50-100元)、120急救费

2. 间接损失:误工费(需提供工资流水和误工证明)、护理费(按护工市场价计算)

3. 后续治疗费:取钢钉手术费、康复理疗费(需医疗机构出具证明)

4. 精神损害赔偿:轻伤案件一般在5000元以下

5. 交通费、营养费等杂费:需保留正规票据

伤残赔偿金仅适用于重伤或残疾情况,轻伤案件一般不涉及。但有面部疤痕等影响容貌的情况,可以主张适当的精神损害赔偿。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加害人已经坐牢,受害人怎么要赔偿?

答:两种途径并行:①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在检察院公诉时一并提出);②单独提起民事诉讼。建议选择第一种方式,因为诉讼费更低且效率更高。需要准备起诉状、伤情鉴定书、医疗票据等证据材料。

问题2:加害人没钱赔偿怎么办?

答:法院判决生效后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查封房产、冻结账户、纳入失信名单。即使现在没钱,只要发现财产线索随时可恢复执行。新修订的《民事强制执行法》规定,法院可强制扣划养老金、住房公积金等以往难以执行的财产。

问题3:达成和解协议后还能要赔偿吗?

答:关键看协议内容。写明"赔偿X万元后互不追究",则不能再起诉。但若只是刑事和解(出具谅解书),民事赔偿部分仍可另行主张。建议在律师见证下签订书面协议,明确约定"赔偿包含所有民事权益"等条款。

问题4:单位员工伤人,老板要赔钱吗?

答:要看是否职务行为。外卖员因送餐纠纷打人,若发生在配送过程中,平台承担连带责任。但是下班后的私人恩怨,则由个人承担。《民法典》第1191条,用人单位只有在员工履职过程中侵权时才担责。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