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露内幕信息罪立案标准有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80条及《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泄露内幕信息罪的立案标准主要包含以下要件:
1. 主体要件:行为人必须是内幕信息知情人或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员;
2. 行为要件:实施了泄露内幕信息的行为;
3. 结果要件:泄露行为导致他人利用该信息进行证券、期货交易,或造成市场异常波动;
4. 情节要件:违法所得或避免损失金额超过50万元,或多次泄露、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等。
符合以上条件,公安机关即可立案侦查。即使未实际获利,只要泄露行为具备“情节严重”特征,仍构成犯罪。
泄露内幕信息罪的底层逻辑与司法实践
内幕交易和泄露内幕信息被称为资本市场的“毒瘤”。近年来,随着证券市场监管趋严,这类案件的法律边界逐渐清晰,但公众对“立案标准”仍存在许多疑问。
一、什么是“内幕信息”?
法律上的内幕信息必须满足两个核心特征:
- 未公开性:信息尚未通过法定渠道向社会公开;
- 重大性:该信息足以影响证券价格或投资者决策。某上市公司即将被央企收购的消息,就属于典型内幕信息。
二、如何界定“泄露行为”?
司法泄露行为既包括主动告知,也包括暗示性提示。曾有一案例:某基金经理在聚餐时“无意间”将手机放在桌上,屏幕上显示某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方案,同桌人员据此交易获利,最终该经理被判构成泄露内幕信息罪。
三、“情节严重”的认定尺度
除了50万元的金额门槛,以下情形也被认定为情节严重:
- 导致证券交易量异常放大或缩小30%以上;
- 引发上市公司股价连续3个交易日涨跌幅偏离值累计达20%;
- 造成投资者集体维权等群体性事件。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把内幕信息告诉家人炒股,算犯罪吗?
答:构成犯罪!无论是告知亲友还是商业伙伴,只要接收方利用该信息交易,泄露者就面临刑事追责。浙江某案例中,丈夫将公司并购信息透露给妻子,夫妻双双获刑。
问题2:微信群转发小道消息会被立案吗?
答:需分情况:
- 明知是内幕信息仍传播,涉嫌犯罪;
- 若只是转发市场传闻且未造成严重后果,一般不构成犯罪。但要某些“小道消息”被监管部门认定为内幕信息。
问题3:离职后泄露原公司信息是否违法?
答:违法!内幕信息保密义务不因离职而终止。某证券公司前员工离职3个月后,将原公司掌握的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信息泄露给他人,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
问题4:如何证明“信息接收人知道这是内幕信息”?
答:司法机关通过以下证据链认定:
- 双方存在特殊关系(如亲属、利益共同体);
- 交易行为与信息敏感期高度吻合;
- 交易金额明显异常于日常投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