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峻琳律师

赵峻琳律师

专选律师 平台认证
所在地区: 上海市
擅长领域: 疑难责任认定,重伤残深度索赔,商用车事故专案
个人简介: 赵峻琳律师专注交通事故维权10年,累计代理交通事故案件800余件,为伤者争取赔偿总额超1.8亿元,单案最高获赔620万元。擅长处理责任认定争议、保险拒赔抗辩及重伤-死亡案件,独创“三维证据分析法”(结合行车记录仪、痕迹鉴定与医学报告),在多起复杂逃逸、二次事故案件中成功推翻原定责结果。熟悉伤残等级重新鉴定规则,执业理念:赔偿无死角,维权有温度。

服务保障

我们服务的准则是守信

签订委托协议保证服务质量

《委托代理协议》中双方确认的方式、数额收取费用,不再产生其他收费!

收费标准合理

遵守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律师诉讼代理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标准。

司法部门全面监督和保障

接受省市两级司法局、省市两级律师协会对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进行监督。

发布的文章

十字路口右车撞左车责任认定图

十字路口右车撞左车责任认定图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二条,在无交通信号灯控制的十字路口,右方道路来车享有优先通行权。当右车与左车发生碰撞时,原则上右车因享有路权优势不承担主要责任。但实际责任认定需结合事故现场图、行车轨迹、车速检测等证据综合判断。若右车存在超速、闯红灯或未观察路况等行为,责任比例发生逆转。

十字路口事故责任认定的那些潜规则

老司机们常说让右原则保平安,但这个规则可不是万能的。去年杭州就发生过一起典型案例:右车司机低头捡手机,以20km/h速度撞上正常行驶的左车,最终被判全责。交警解释:让右原则成立的前提是双方都规范驾驶,任何一方有违规行为都会改变责任划分。

超标电动车事故按机动车处理

超标电动车事故按机动车处理

5月发生在杭州的一起超标电动车撞人案,法院首次明确将车辆鉴定为机动车处理,这个判决把很多人看懵了。其实《道路交通安全法》早就规定:最高时速超过25km/h、整车质量超55kg、电机功率超400W的电动车,在发生事故时会被认定为机动车。

更关键的是《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18)这个国标文件,它就像一把照妖镜。只要你的电动车带脚蹬子还能蹬着走,那还是非机动车。但要是拆了脚蹬子还改装了电机,妥妥的机动车属性。去年北京就有个案例,当事人网购的电动车实际参数超标3倍,出事后直接被定责为无证驾驶机动车。

交警非说对方不属于逃逸

交警非说对方不属于逃逸

最近收到好多粉丝私信说明明对方撞完车就跑了,交警却说这不叫逃逸。作为处理过300+交通事故的律师,我必须先甩出《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条:交通事故后故意逃离现场,逃避法律责任的行为即构成逃逸。但交警认定逃逸需要满足三个条件:1.当事人明知发生事故 2.主观上具有逃避责任的故意 3.客观上实施了离开现场的行为。很多情况表面像逃逸,其实只是当事人以为没撞到或者急着送医,这就需要交警结合行车记录仪、目击证言等证据综合判断。

这些情况看着像逃逸,但真不算!

夫妻一方出车祸所赔偿的钱怎么分

夫妻一方出车祸所赔偿的钱怎么分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因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补偿属于个人财产。若夫妻一方因车祸获得的医疗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抚慰金等赔偿款项,原则上归受伤方个人所有,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若赔偿中包含误工费、护理费等具有收入替代性质的款项,在司法实践中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车祸赔偿金的真实分割场景

去年处理过这样一个案子:李女士车祸获赔80万,30万是精神损害赔偿,50万包含医疗费和未来康复费用。她丈夫做生意欠债,想用这笔钱还债。法院判决:30万精神赔偿属于个人财产,50万中已发生的医疗费属于共同财产(因用夫妻共同存款垫付过),但未来康复费用仍归李女士个人。这个案例说明,赔偿金分割远比想象中复杂。

摩托车撞人全责怎么赔偿

摩托车撞人全责怎么赔偿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和《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相关规定,摩托车驾驶员因过错造成行人受伤且被认定为全责时,必须承担全部民事赔偿责任。赔偿需覆盖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交通费、残疾赔偿金(若构成伤残)等法定项目,造成死亡的还需赔偿丧葬费、死亡赔偿金及家属精神抚慰金。法律明确要求损失填平原则——即受害人损失必须全额赔偿。

摩托车全责撞人后,赔钱就能解决吗?

很多骑手以为全责赔钱就完事了,但事情远没这么简单!赔偿金额远超想象:伤者骨折住院3个月,光是医疗费+误工费就超过10万元。对方伤残,赔偿金直接飙到几十万。更麻烦的是,摩托车没买交强险或商业险,这笔钱全得自掏腰包!

非机动车逆行事故责任

非机动车逆行事故责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五条,机动车、非机动车实行右侧通行原则。非机动车逆行属于典型违法行为,若引发交通事故,逆行方需承担主要甚至全部责任。特别在《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中明确,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逆行导致的剐蹭、碰撞等事故中,逆行方要面临医疗费、车辆维修费甚至精神损害赔偿。

真实案例告诉你:逆行出事有多惨

去年杭州某路口,外卖骑手为抄近道逆向冲过斑马线,与正常行驶的电动车相撞。监控显示逆行方车速超25km/h(已超标新国标)。法院最终判决骑手承担90%责任,赔偿对方医疗费2.8万元+误工费1.2万元,自己还因肋骨骨折住院半个月。血淋淋的教训证明:逆行省下的1分钟,要赔上几个月的血汗钱。

出了事故对方想让我认全责

出了事故对方想让我认全责

作为执业律师,我每天都能接到类似的咨询:对方说只要我认全责就走保险,这样合法吗?直接说结论:在交警出具责任认定书前,任何口头承诺让你认全责的行为都让你掉进大坑!《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事故责任必须由公安机关现场勘查、监控录像、车辆痕迹等证据综合判定。就像上周有个客户被后车追尾,对方递烟说兄弟你倒车全责吧,我保险公司给你修,结果行车记录仪一调才发现是对方超速撞上来,要是当时认了全责,现在得倒赔3万块!

为什么总有人忽悠你背锅?看完这3个套路就懂了

把停在路上的车刮了谁的责任

把停在路上的车刮了谁的责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六条和第七十六条规定,停在合法车位的车辆被刮蹭时,肇事方需承担全部责任。但是违规停放(如消防通道、禁停标线区域),《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三条,违停车辆需要承担30%-50%的次要责任。即使是被刮蹭方,若存在违停行为也要吃罚单+担责,这种双输局面提醒我们规范停车的重要性。

真实案例告诉你:刮蹭事故没那么简单

上周三在朝阳区某小区,张三倒车时剐蹭到一辆占道停放的宝马。监控显示宝马车主王女士连续三天都把车停在转弯处。交警判张三承担70%责任,王女士因违停承担30%。这个案例告诉我们:碰到拦路虎式违停车辆,刮蹭方只需承担部分责任。

出了事故10天还没判责

出了事故10天还没判责

最近有粉丝在后台私信问:我上个月出了车祸,交警到现在10天了还没出责任认定书,这算不算违规啊?作为一名从业10年的交通事故律师,今天就从法律角度给大家说清楚。《道路交通安全法》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交警部门一般要在现场调查后10日内出具认定书。但!涉及伤亡需要检验鉴定的,时间会延长到鉴定结果出来后的5日内。所以10天没出结果不一定违规,关键要看事故复杂程度。

为什么我的事故认定书迟迟下不来?

上周处理的一个案子特别典型:外卖小哥被私家车撞了,现场没有监控,双方各执一词。这种情况交警需要调取周边商户监控、做车辆痕迹鉴定,光鉴定报告就要等15天。所以大家要明白,不是所有事故都能快速判责的。特别是遇到这5种情况,认定书铁定要迟到:1.事故现场被破坏需要还原 2.涉及酒驾毒驾要等检测报告 3.有多方车辆连环事故 4.有人员重伤需要医疗鉴定 5.涉及特种车辆或公共设施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