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度奕律师

徐度奕律师

专选律师 平台认证
所在地区: 重庆市
擅长领域: 经济犯罪精准辩护,涉黑恶与暴力犯罪应对,新型网络犯罪
个人简介: 徐度奕律师是刑事辩护领域资深专家,执业14年,熟悉司法全流程办案逻辑。累计代理刑事案件400余起,其中28件获无罪判决/不起诉,112件实现缓刑或量刑减档,为当事人避免/挽回经济损失超15亿元。专注经济犯罪(非法集资、职务侵占)、涉黑涉恶案件及新型网络犯罪辩护,首创“证据合法性审查黄金48小时法则”,在多起重大案件中成功排除非法证据,推翻关键指控。

服务保障

我们服务的准则是守信

签订委托协议保证服务质量

《委托代理协议》中双方确认的方式、数额收取费用,不再产生其他收费!

收费标准合理

遵守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律师诉讼代理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标准。

司法部门全面监督和保障

接受省市两级司法局、省市两级律师协会对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进行监督。

发布的文章

职务侵占罪120万判多久

职务侵占罪120万判多久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1条规定,职务侵占罪数额巨大的基准刑为3-10年有期徒刑,并处相应罚金。最新司法解释明确,100万元以上即达到"数额巨大"标准。侵占120万元将面临5-7年有期徒刑的基准量刑,刑期还需结合退赃情况、认罪态度等16个法定量刑情节综合判定。实践中存在自首退赃获刑3年半的案例,也发生过拒不认罪被判8年的典型判决。

120万职务侵占罪的量刑全景解析

当亲戚朋友突然被带走,家属最着急问的就是"120万能判几年"。这个数字恰好处在量刑分水岭上——刚超过数额巨大标准线20万。司法法官会像中药抓方一样,把16种量刑情节逐个称量。

过了诉讼时效还能胜诉吗

过了诉讼时效还能胜诉吗

每次遇到咨询诉讼时效过了还能不能打官司的当事人,我都会先让他们看《民法典》第192条: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这句话翻译成人话就是:诉讼时效过期了对方有权赖账,但能不能成功赖账还得看情况!因为法律规定的是可以抗辩而不是必须驳回,只要被告没主动提出时效抗辩,法院就不会主动适用时效规定,原告照样赢官司!

一、诉讼时效到底是个什么鬼?

很多人以为诉讼时效就是权利保质期,过了期权利就作废。其实法律比这有人情味多了!就像你家冰箱里的牛奶过了保质期,喝不喝你自己决定,但喝了拉肚子别怪厂家。诉讼时效同理,它保护的是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防止陈年旧账没完没了。

银行行使抵销权是什么意思

银行行使抵销权是什么意思

银行行使抵销权是指当客户在同一银行存在存款账户和贷款、信用卡等债务时,银行依据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无需经客户同意,直接用客户存款冲抵其未偿还债务的权利。这项权利主要依据《民法典》第568条关于法定抵销权的规定,以及《商业银行法》中关于银行与客户合同关系的条款。银行抵销权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债权债务关系合法存在、双方互负到期债务、抵销不违反法律规定或公共利益。

银行突然扣我钱合法吗?

小明最近发现工资卡里刚到的2万元突然少了8000块,急得直冒汗。跑去银行一问,才知道是信用卡欠了3个月账单没还,银行直接划走了存款。这种情况就是典型的银行行使抵销权,看似突然,实则在办卡时就签过相关协议。

破产诉讼时效中断

破产诉讼时效中断

《企业破产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破产诉讼时效中断是指在破产程序启动后,债权人主张债权的行为导致原有诉讼时效重新计算的法律效果。通俗来说,当企业进入破产程序时,就像给所有债权人按下了一个法律闹钟重启键——无论之前诉讼时效还剩多少天,从法院受理破产申请之日起,所有债权人必须在法定期间内申报债权,这个期间为30天至3个月(由法院公告确定)。

破产程序中那些你不知道的时效秘密

想象一下,张三借给某公司100万,原本诉讼时效还剩半年。突然这家公司被申请破产,这时候张三的讨债倒计时会发生什么变化?这就是破产诉讼时效中断的典型场景!《企业破产法》第14条和第45条,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诉讼时效立即中断,所有债权人必须重新在指定期限内申报债权。

迟延履行金计算举例

迟延履行金计算举例

《民法典》第584条和《民事诉讼法》第253条规定,迟延履行金是债务人未按生效法律文书履行义务时需要支付的补偿性费用。其计算方式遵循未履行金额×日利率×迟延天数的核心公式,日利率按同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1.5-2倍计算。LPR为3.65%,则日利率约为0.015%(3.65%÷250天×1.5)。这个制度既保护债权人权益,又能督促债务人及时履行义务。

真实案例解析:3种典型场景计算演示

场景一:买卖合同纠纷

诈骗罪是按照涉案金额还是获利量刑?

诈骗罪是按照涉案金额还是获利量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及相关司法解释,诈骗罪的量刑标准以涉案金额为核心依据,将获利情况作为重要参考因素。司法法院会依据诈骗总金额确定基准刑期,再结合被告人实际获利、退赃退赔、认罪悔罪等情节进行综合裁量。浙江某案件中,被告人虚构投资项目诈骗300万元后挥霍280万元,最终法院以"数额特别巨大"判处十年有期徒刑,其实际获利情况被认定为"未退赃"从重情节。

诈骗罪量刑标准深度解析

当您打开裁判文书网,会发现90%以上的诈骗罪判决书都在开头明确记载"涉案金额"。这是因为法律将诈骗行为视作对整体社会秩序的破坏,而不仅仅是被告人的获利计算。就像张三用假古董骗走李四50万元,即便张三转手就被骗走40万,这50万仍会被全额计入犯罪数额。

投资款用于赌博是不是构成诈骗

投资款用于赌博是不是构成诈骗

当投资人发现自己的血汗钱被挪用于赌博,第一反应是"我被骗了"。但法律上是否构成诈骗罪,关键要看两个核心要素:是否存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以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刑法》第266条,只有满足这两个要件才能定罪。实务中,若对方以虚假投资项目为幌子收取资金后直接赌博,则构成诈骗;但若投资协议真实存在,资金挪用属于违约行为,需通过民事诉讼追责。

真实案例揭示法律认定的关键细节

杭州某P2P平台爆雷案就是典型教材。平台负责人张某虚构新能源投资项目,吸收2.3亿资金后全部用于网络赌球。法院最终认定构成集资诈骗罪,关键证据是其伪造的政府批文和虚假项目书。而同年深圳的李某案则不同,他与投资人签订真实的餐饮连锁加盟协议,后因经营困难挪用300万投资款赌博,最终被判定为民事违约。

涉嫌假冒伪劣产品超过25万罪怎么判?

涉嫌假冒伪劣产品超过25万罪怎么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40条规定,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以销售金额为量刑依据。当销售金额达到25万元时,属于“数额巨大”范畴,依法可判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至2倍罚金。若存在致人重伤、死亡等严重后果,或涉及食品药品等特殊品类,还构成其他罪名(如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面临更重刑罚。实务中,法院会综合考量犯罪情节、社会危害性、退赔态度等因素作出最终判决。

假冒伪劣产品为何屡禁不止?

合同欺骗行为的认定条件包括几种

合同欺骗行为的认定条件包括几种

《民法典》和《刑法》相关规定,合同欺骗行为(或称合同诈骗)的认定需满足以下四个核心条件:一是行为人存在主观故意欺骗的意图;二是实施了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行为;三是对方因欺骗行为陷入错误认识并签订合同;四是导致对方遭受财产损失。这四个要件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合同欺骗行为的法律认定基础。

为什么合同欺骗行为的认定如此严格?

合同是市场经济活动的基石,法律既要保护交易安全,又要避免过度干预民事主体的意思自治。法院在认定合同欺骗时非常谨慎。举个真实案例:某公司宣称拥有某地块开发权并签订合作合同,但事后发现其从未取得相关资质。法院最终认定构成合同欺骗,核心依据是行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