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案件在两个地方起诉

最近接到不少咨询问:同一个案子能不能在两个法院起诉?作为从业十年的民商事律师,直接告诉大家答案:《民事诉讼法》第35条,这种情况属于重复起诉,法院要么不受理,要么受理后驳回起诉。但实务中确实存在两地法院都立案的特殊情形,双方在不同法院起诉,这时候就要看哪个法院先立案,或者由上级法院指定管辖。

一、为什么会出现一案两诉?这5种情况最常见

上周刚处理完一个离婚后财产纠纷,男女方分别在户籍地和房产所在地法院起诉。这种情况在现实中还真不少见,我出5大常见原因:

1. 当事人搞不懂管辖规则,以为多起诉几个法院胜算大
2. 原告担心地方保护主义,故意选择有利的法院
3. 被告为拖延时间,在原告起诉后另找法院起诉
4. 涉及多个法律关系(合同+侵权)分别起诉
5. 移动支付时代,网络合同履行地难确定

二、法院发现双胞胎案件会怎么处理?

去年有个典型案例:深圳和杭州两家法院受理了同一宗股权纠纷。最高院规定,处理流程是这样的:
1. 先立案的法院继续审理
2. 后立案的法院必须裁定移送
3. 两法院协商不成的,报请共同上级法院指定
更绝的是,现在法院系统有大数据查重,立案时自动提示重复案件,想钻空子越来越难了。

三、重复起诉的3大法律后果,比你想的严重

我的当事人王总就吃过亏,他在两个省起诉供应商,结果:
1. 第二个案件直接被驳回,诉讼费打水漂
2. 法官觉得他滥用诉权,第一案的调解空间变小
3. 对方反手举报他虚假诉讼,差点惹上刑事责任
律师提醒:别以为多起诉能施压,反而会弄巧成拙。

同一案件在两个地方起诉

四、遇到对方双线作战怎么办?3招反制技巧

上个月帮客户处理过类似情况,对方在两地起诉要求解除合同。我们这样做:
1. 立即向两个法院提交《管辖权异议申请书》
2. 收集先立案法院的受理通知书等证据
3. 同步向共同上级法院提交指定管辖申请
最终成功将案件合并到先立案的上海法院,还让对方承担了额外5万元诉讼费。

五、律师教你避开管辖陷阱的4个秘诀

1. 签合明确约定管辖法院(选原告所在地)
2. 微信聊天记录保存好,能证明合同履行地
3. 起诉前通过裁判文书网查询类似案件管辖情况
4. 收到传票后15天内必须提管辖权异议
记住:诉讼就像下棋,选对战场就赢了一半。

常见问题解答

Q1:两地法院都立案了会怎样?

A:民诉法解释第36条,后立案的法院必须把案件移送给先立案的法院。两个法院抢着要,他们的共同上级法院会在30天内指定管辖。

Q2:怎么判断是不是同一案件?

A:关键看三个要素:当事人相同、诉讼标的相同、诉讼请求相同或实质否定。都是要求离婚+分财产,就算在不同法院起诉也算重复。

Q3:对方在异地起诉,我能申请移送吗?

A:当然可以!要在提交答辩状期间(一般15天)提出书面异议。记得附上证据证明管辖错误,合同约定的管辖条款、不动产所在地证明等。

Q4:刑事案件能两地报案吗?

A:与民事不同,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管辖。两地都有犯罪行为,由主要犯罪地管辖。网络诈骗,服务器所在地和被害人所在地都立案,但最终会由上级公安指定管辖。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