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赖账不还的人应该怎么办

遇到赖账不还的人,法律早已为你铺好维权路!《民法典》第667条规定,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若对方拒不还款,你完全有权通过法律程序追讨债务。但要法律保护的是有证据的正义,所以收集借条、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证据是成功维权的第一步。

对赖账不还的人应该怎么办

一、对付老赖的实战指南

第一步先别急着撕破脸!建议先尝试温柔催收:约对方喝个茶,假装不经意提起:上次那笔钱你说周转3个月,现在都半年了...对方装傻,可以发条正式短信:最新司法解释,拖欠2万元超过1年构成拒执罪...这种专业提醒比骂街更有效。

当软的不行就要来硬的!去法院起诉其实没想象中复杂:准备好身份证复印件、起诉状、证据材料,到被告户籍地法院立案庭交50-100元诉讼费。有个朋友去年就这样追回了5万欠款,从立案到执行只用了4个月,连老赖的支付宝余额都被直接划扣了。

二、执行难的破解之道

很多人赢了官司却拿不到钱,问题出在执行阶段。这时候要化身民间侦探:通过共同好友打听对方新工作单位,跟踪社交动态定位常住地址,甚至可以在外卖平台查收件人电话。去年杭州有个案例,就是靠被执行人抖音定位找到藏匿的宝马车。

对付转移财产的老赖,法律有撒手锏:申请将对方列入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禁止子女读贵族学校。更狠的可以走刑事自诉,依据刑法第313条追究拒执罪。福建某县去年就有老赖因为偷偷卖房被判了8个月实刑。

三、预防胜于治疗的借款秘籍

借钱时记住三要原则:要写借条(注明身份证号、住址、违约责任)、要转账留痕(别给现金)、要定期催收(防止过诉讼时效)。有个血泪教训:王先生借给发小20万没写借条,结果对方离婚净身出户,现在追债无门。

建议大额借款时让对方提供担保人,或者抵押房产。现在手机上就能办理电子借条公证,有些小程序还能自动提醒还款日期。记住,借出去的是钱,考验的是人性,保护好自己的钱包最重要!

常见问题解答

Q1:对方说没钱还,法院会怎么处理?

法院会查控房产、车辆、银行存款、微信支付宝等财产。若确实无财产,会终结本次执行,但发现新财产随时可恢复执行。有个案例,老赖10年后继承遗产,立即被法院扣划还债。

Q2:借条超过3年还能起诉吗?

诉讼时效从约定还款日起算3年,但中间催讨过,时效可以重新计算。曾有案例凭借5年前的催款短信成功起诉。建议每年至少催收一次并保留证据。

Q3:对方玩失踪怎么办?

可申请公告送达,缺席判决后直接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可通过查社保、银行卡流水等手段找人。新规明确,被执行人失联满2年可直接列入失信名单。

Q4:只有微信聊天记录能要回钱吗?

关键看聊天内容是否明确借贷合意。对方说下月发工资还你3万就比钱会尽快还更有力。建议补充收集转账备注、催款录音等证据链。

Q5:老赖的工资能直接扣吗?

法院可以发协助执行通知书,要求单位按月扣划部分工资(保留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有个教师老赖被扣了三年工资,每月只能领2480元基本生活费。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