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度奕律师

徐度奕律师

专选律师 平台认证
所在地区: 重庆市
擅长领域: 经济犯罪精准辩护,涉黑恶与暴力犯罪应对,新型网络犯罪
个人简介: 徐度奕律师是刑事辩护领域资深专家,执业14年,熟悉司法全流程办案逻辑。累计代理刑事案件400余起,其中28件获无罪判决/不起诉,112件实现缓刑或量刑减档,为当事人避免/挽回经济损失超15亿元。专注经济犯罪(非法集资、职务侵占)、涉黑涉恶案件及新型网络犯罪辩护,首创“证据合法性审查黄金48小时法则”,在多起重大案件中成功排除非法证据,推翻关键指控。

服务保障

我们服务的准则是守信

签订委托协议保证服务质量

《委托代理协议》中双方确认的方式、数额收取费用,不再产生其他收费!

收费标准合理

遵守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律师诉讼代理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标准。

司法部门全面监督和保障

接受省市两级司法局、省市两级律师协会对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进行监督。

发布的文章

合伙人不对账算职务侵占罪吗?4种情形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合伙人不对账算职务侵占罪吗?4种情形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合伙人不对账算职务侵占罪吗

最近很多创业者咨询:“合伙人之间长期不对账,会不会构成职务侵占罪?”其实单纯不对账属于管理问题,但如果存在恶意侵吞资金掩盖非法行为,就可能触犯刑法!今天我们就来详细分析4种高危情形,创业者一定要警惕!

一、什么情况下“不对账”会变成犯罪?

偷拍他人隐私的法律后果:治安处罚VS刑事犯罪的界限

偷拍他人隐私的法律后果:治安处罚VS刑事犯罪的界限

偷拍他人隐私要坐牢

最近三年偷拍案件增长超200%,地铁偷拍纠纷频频上热搜。很多人不知道,偷拍行为可能从10天拘留直接升级为3年有期徒刑。今天我们就来掰扯清楚,那条决定是罚款还是坐牢的法律红线到底在哪。

一、法律红线:手机咔嚓一声的代价

去年杭州某男子用运动鞋偷拍女性裙底,最后被行政拘留5天。而上海某酒店安装隐藏摄像头偷拍房客,老板直接被判刑2年。同样是偷拍,为何处罚天差地别?关键在于三个核心要素:

挪用资金罪立案门槛:合伙人私自转账多少构成犯罪?

挪用资金罪立案门槛:合伙人私自转账多少构成犯罪?

挪用资金罪立案门槛:合伙人私自转账多少构成犯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规定,合伙人私自转账1万元以上且超过3个月未归还,或用于营利活动、非法活动时,即达到挪用资金罪的立案标准。如果金额不足1万元但存在多次挪用、造成重大损失等情节,同样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一、合伙人身份如何影响案件定性?

合伙人是否具有管理职责直接决定案件性质。比如普通合伙人擅自转账可能涉嫌职务侵占罪

高龄罪犯审判特殊规定:75岁以上犯罪能否减轻量刑?

高龄罪犯审判特殊规定:75岁以上犯罪能否减轻量刑?

75岁以上犯罪真的可以减刑吗

看到家里长辈因为涉嫌犯罪被带走,很多子女最想问的就是:75岁以上老人犯罪能减刑吗?根据《刑法》第十七条之一明确规定:"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意味着75岁不是免死金牌,但确实开启了法律的特殊保护通道。

银发犯罪背后的司法温度

去年杭州某小区发生的案件特别典型——82岁王大爷因长期被楼上噪音骚扰,冲动之下持刀伤人。法院最终判处

盗窃累犯拒不认罪会加重刑罚吗?从重处罚的4种法定情形

盗窃累犯拒不认罪会加重刑罚吗?从重处罚的4种法定情形

盗窃累犯拒不认罪会加重刑罚吗?

盗窃累犯拒不认罪不会直接加重刑罚,但可能失去从宽机会!根据《刑法》第六十五条规定,累犯应当从重处罚,而是否认罪属于量刑情节。累犯身份本身就会导致刑期加重,而拒不认罪可能导致无法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相当于"错失减刑机会"。

必须知道的4种从重处罚法定情形

情形一:身份特殊型累犯
两年内再犯有期徒刑以上盗窃罪,直接触发"法定从重"。比如张三2022年因盗窃判刑1年,出狱后又盗窃,即便金额不大,法院也必须从重量刑。

非法获取人脸信息如何定罪?个人信息犯罪的新形态

非法获取人脸信息如何定罪?个人信息犯罪的新形态

非法获取人脸信息如何定罪?个人信息犯罪的新形态

最近几年,人脸信息被盗用的新闻频繁上热搜。有人在地铁口被偷拍脸部特征,还有人发现自己的脸被P到色情视频里...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背后,都指向同一个问题:非法获取人脸信息到底怎么判刑?根据我国《刑法》253条之一,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最高可判7年,而人脸作为生物识别信息,属于"敏感个人信息",量刑时要从重处罚。

你的脸正在被明码标价

在某暗网交易平台上,

帮信罪与个人信息泄露:转发他人信息也可能获刑?

帮信罪与个人信息泄露:转发他人信息也可能获刑?

帮信罪与个人信息泄露:转发他人信息也可能获刑?

是的!转发他人信息可能构成“帮信罪”或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最高可判7年有期徒刑。 随着网络犯罪高发,司法机关对涉及个人信息流转的违法行为打击力度持续加大。哪怕是简单的转发行为,如果客观上帮助了犯罪行为,且存在主观“明知”,就可能面临刑事责任。

一、帮信罪为何盯上“转发信息”?

根据《刑法》第287条之二,“帮信罪”全称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核心在于“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仍提供技术支持或帮助”。而转发他人信息的行为,可能成为犯罪链条中的关键环节:

刑事案件证据不足怎么办?存疑不起诉的5个成功关键点

刑事案件证据不足怎么办?存疑不起诉的5个成功关键点

刑事案件证据不足怎么办

遇到刑事案件证据不足的情况,存疑不起诉往往是当事人脱困的关键路径。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75条规定,当案件证据链存在重大漏洞、无法排除合理怀疑时,检察机关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但现实中真正能成功运用这一条款的案件不足30%,关键在于能否抓住以下5个成功关键点

存疑不起诉的5个实战突破点

关键点1:构建完整证据链分析报告
要用可视化图表标注每个证据的取证程序瑕疵、时间矛盾点、物证保管记录缺失等硬伤。比如某盗窃案中,监控视频时间戳与报案记录相差3小时,直接瓦解了指控逻辑。

5年内犯两种不同罪是否构成累犯?法院判决的3个关键条件

5年内犯两种不同罪是否构成累犯?法院判决的3个关键条件

5年内犯两种不同罪是否构成累犯

张三最近特别焦虑——他5年前因盗窃罪坐牢2年,今年又因打架被控故意伤害罪。听说“5年内再犯就是累犯”,他整夜睡不着觉。这种情形到底算不算累犯?今天我们用真实案例告诉你,法院判累犯必须同时满足三个铁律!

一、累犯认定的生死时速:5年红线

2021年杭州中院审理的王某案堪称经典。王某2016年因诈骗罪获刑3年,2019年出狱后,2020年又犯非法经营罪。表面看间隔仅4年,但法院最终认定不构成累犯。原来王某前罪刑期到2019年3月,新罪发生在2020年4月——刚好超过5年零1个月。这个案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