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责任认定书出来后怎么办

拿到交警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那一刻,很多人看着全责主责同责等字眼就慌了神。《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这份文书是处理事故的重要依据,但绝不是最终定论!你有三种法律动作可以采取:15日内申请复核、凭认定书走保险理赔、协商不成直接起诉。千万别傻等对方来找你,更别急着在空白文件上签字!

车祸责任认定书出来后怎么办

一、拿到认定书后必做的三件大事

第一件事先对着镜子拍张照发朋友圈?错!马上核对认定书信息:当事人姓名、身份证号、车牌号、事故时间地点、责任比例是否准确。去年就有个案例,当事人发现交警把豫A写成鄂A,差点导致保险拒赔。

第二件事别急着找对方吵架,先联系保险公司。有个冷知识:就算你全责,交强险也能先赔对方1.8万医疗费。记得用手机录下和保险员的通话,重点问清需要准备哪些材料、理赔时限、是否需要垫付费用。

第三件事赶紧收集新证据。马上调取附近商店监控,记录车辆碰撞后的原始位置,找目击者留联系方式。我处理过最绝的案例,当事人发现交警没到路面油渍导致打滑,补拍照片后成功改变了责任认定。

二、对责任认定不服的逆袭攻略

收到认定书第二天就收到对方索赔20万的短信?先深呼吸。你有15天复核期(从签收次日算起),但超过1天都作废。准备复核申请书时记住三个关键点:指出原认定事实错误、证据矛盾、法律适用错误。

去年帮客户成功复核的案例:电动车被认定全责,但我们提交了路口监控证明汽车超速,最终改判主次责。关键是要找到一击致命的新证据,行车记录仪视频、手机定位轨迹、车辆ECU数据等。

!申请复核别找原办案单位,要向上级交警支队递交。有个常见误区:很多人以为复核就是重新调查,其实复核机关主要审查书面材料,所以材料组织要有逻辑有重点。

三、保险理赔的潜规则指南

拿到全责认定也别慌,交强险+商业险的赔偿组合比你想象的有力。但要保险公司的三个套路:1)诱导你说我认全责的录音 2)要求先签赔偿协议再定损 3)用快速理赔名义压低赔偿标准。

有个真实案例:车主被保险公司忽悠签了协议,结果后续查出对方十级伤残,自己多赔了8万。记住口诀:不垫付、不担保、不私了。特别是人伤事故,一定要等治疗终结再做伤残鉴定。

遇到保险拒赔别怕,收集好医疗票据、误工证明、护理费凭证直接起诉。数据显示,车险诉讼案件保险公司败诉率高达67%,很多条款被法院认定是霸王条款。

四、必须要打官司的四种情况

第一种:对方狮子大开口要天价赔偿。去年处理过最夸张的案例,电动车乘客索赔120万,法院只支持23万。记住法定赔偿项目只有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12项。

第二种:涉及伤残鉴定争议。有个冷知识:肋骨骨折6根才够十级伤残,很多伤者不知道这个标准。遇到这种情况建议请专业律师参与鉴定过程。

第三种:对方耍无赖拒不赔偿。这时候申请财产保全就派上用场了,可以冻结对方车辆、房产甚至微信余额。曾经帮客户冻结了对方刚收的工程款,当天就拿到赔偿。

第四种:事故涉及多重法律关系。网约车事故要起诉司机和平台,外卖骑手事故要追加配送公司,这种复杂情况自己处理容易漏掉被告。

常见问题解答

Q1:认定书出来超过15天还能申诉吗?

答:过了复核期就只能通过诉讼翻盘了。但有个漏洞:发现新的关键证据(如新出现的监控视频),可以在庭审中申请推翻原认定。就有成功案例,用手机运动轨迹数据改变了责任划分。

Q2:对方全责但没钱赔怎么办?

答:三步走战略:1)申请诉前财产保全 2)起诉时把对方保险公司列为共同被告 3)执行阶段申请将对方列入失信名单。实在执行不到钱,别忘了自己的车损险,新规后可以向自己保险公司申请代位追偿。

Q3:对复核结果还不服怎么办?

答:终极武器是行政诉讼!虽然成功率只有12%左右,但确实存在成功案例。重点要证明交警部门存在程序违法,应当回避没回避、超过法定期限出具认定书等。

Q4:自己全责会坐牢吗?

答:普通交通事故不会,但造成1人死亡或3人重伤且负主责以上,涉嫌交通肇事罪。有个重要时间点:事故发生后是否逃逸,这直接关系量刑是3年以下还是3-7年。

Q5:认定书未出期间怎么应对?

答:黄金维权期要做三件事:1)每天催问办案进度并录音 2)向交警部门提交书面情况说明 3)在事故认定前主动提供有利证据。法律规定交警应在10日内出具认定书,扣留车辆最长不得超60天。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