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帮信罪取保候审怎么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87条之二规定,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简称帮信罪)最高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若犯罪嫌疑人被取保候审,最终判决结果需结合案件情节、认罪态度、退赃退赔等因素综合判定。取保候审本身不必然缓刑或免罚,但能够成功取保的嫌疑人具备从轻处罚条件,犯罪情节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等。
取保候审后的三大关键转折点
取保候审期间,办案机关会继续调查证据链。曾有案例显示,某大学生出售银行卡涉案金额80万,取保后主动退赔获得谅解,最终被判缓刑。但若在取保期间发现隐瞒重大犯罪事实,当庭收押。有个体户王某取保期间串供被查实,刑期从预估1年加重至2年6个月。
检察官最看重的五个量刑砝码
1. 涉案资金流水量级:超过100万元突破缓刑门槛;
2. 主观明知程度:是否明知他人用于犯罪是关键定性要素;
3. 违法所得数额:获利超1万元将加重处罚;
4. 前科劣迹情况:有同类前科者缓刑概率骤降;
5. 挽回损失效果:全额退赔可争取减少基准刑30%以下。
常见问题解答
取保候审成功就一定能判缓刑吗?
不完全等同。某案例中李某虽取保成功,但因涉案账户导致3人被骗损失60万,未退赔被实判1年。取保只是强制措施变更,最终判决仍需看全部量刑情节。
主动退赃退赔的最佳时间节点
建议在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完成。过早在侦查阶段被认定态度反复,过晚会错过量刑协商黄金期。统计显示,审查起诉阶段退赔的被告人缓刑率比审判阶段高42%。
初犯且获利少会怎么判?
若获利5000元以下且无前科,有机会争取不起诉。苏州某案例中,张某出售2张银行卡获利3000元,经听证程序获相对不起诉决定。但需满足账户未被用于重大犯罪、及时注销账户等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