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被失信人员骗了,我该如何追回?

从法律角度而言,若您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俗称“老赖”)的人员骗取钱财,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权:立即收集转账记录、聊天截图等证据并报警;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返还财产;若对方已被列为失信人员,还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其名下财产。《民法典》第122条和《刑法》第266条,您有权通过法律手段追究对方的民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钱被失信人员骗了,我该如何追回?

一、被骗后必做的3个紧急动作

1. 固定证据链:立刻保存微信聊天记录、银行流水、借条、通话录音等原始载体,建议用手机录屏功能保存关键对话,打印纸质版备份。若涉及网络诈骗,及时联系平台冻结账户。

2. 报警立案:携带证据到当地派出所报案,要求出具《受案回执》。若金额超过3000元可构成诈骗罪,警方需启动刑事侦查程序。曾有案例显示,及时报案能冻结对方账户资金。

3. 申请财产保全:在起诉前可向法院申请冻结对方房产、车辆、存款,防止其转移财产。需提供担保(如保险公司保函),费用约为保全金额的1%。

二、追讨欠款的3大法律武器

民事诉讼:准备好起诉状、证据清单到被告户籍地法院立案,诉讼费按标的额计算(如10万元案件约2300元)。胜诉后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查控其支付宝、社保账户等财产。

刑事自诉:若警方未立案但您掌握充分证据,可直接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浙江某案中,受害人通过自诉成功让老赖被判1年有期徒刑。

列入失信黑名单:向执行法官申请将其纳入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禁止担任公司高管,子女就读高收费学校也会受限,形成长期威慑。

三、执行阶段的实战技巧

即使对方声称没钱,仍可通过以下方式深挖财产:

  • 调查其配偶名下房产(若债务用于家庭生活)
  • 追查转移至子女名下的财产
  • 申请拍卖农村宅基地上房屋(部分地区已试点)
  • 要求公司股东承担连带责任(若抽逃出资)

北京某案例中,债权人通过调取外卖平台接单记录,发现老赖用他人账号跑单赚取收入,最终成功扣划其隐形收入。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对方已经是失信人员,起诉还有用吗?
有用!法院会终身追查其财产变化,发现新财产立即执行。且可追加执行其配偶、到期债权等,曾有案件在10年后成功执行回款。

问题2:如何快速查对方财产线索?
①申请法院调查令查询银行流水
②通过企查查搜索其关联企业
③实地走访其居住地、工作场所
④在裁判文书网查找其涉案记录

问题3:起诉到拿回钱要多久?
简易程序3个月内审结,执行阶段6-12个月。建议采取诉前调解(最快15天达成协议)、司法拍卖等方式加快进程。

问题4:对方确实没钱怎么办?
可申请法院采取以下措施:
①每6个月自动查询一次财产
②对其司法拘留15天
③限制出入境
④在抖音、火车站大屏曝光失信信息

问题5:私下签的还款协议有效吗?
需包含借款人身份证号、借款用途、还款时间、违约金等要素,最好做公证。新规明确,即使只有微信聊天记录也可作为电子证据,但需补充银行转账佐证。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