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度奕律师

徐度奕律师

专选律师 平台认证
所在地区: 重庆市
擅长领域: 经济犯罪精准辩护,涉黑恶与暴力犯罪应对,新型网络犯罪
个人简介: 徐度奕律师是刑事辩护领域资深专家,执业14年,熟悉司法全流程办案逻辑。累计代理刑事案件400余起,其中28件获无罪判决/不起诉,112件实现缓刑或量刑减档,为当事人避免/挽回经济损失超15亿元。专注经济犯罪(非法集资、职务侵占)、涉黑涉恶案件及新型网络犯罪辩护,首创“证据合法性审查黄金48小时法则”,在多起重大案件中成功排除非法证据,推翻关键指控。

服务保障

我们服务的准则是守信

签订委托协议保证服务质量

《委托代理协议》中双方确认的方式、数额收取费用,不再产生其他收费!

收费标准合理

遵守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律师诉讼代理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标准。

司法部门全面监督和保障

接受省市两级司法局、省市两级律师协会对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进行监督。

发布的文章

寻衅滋事罪会判刑吗最轻的多长时间?

寻衅滋事罪会判刑吗最轻的多长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93条规定,寻衅滋事罪最高可判处五年有期徒刑,最轻则面临管制(最低1个月)。是否判刑取决于案件情节:若行为未造成严重社会影响且当事人认罪悔过,获得不起诉缓刑;但若持械伤人、引发公共秩序混乱等,将面临实刑判决。杭州某KTV打架案中,主犯因持酒瓶伤人被判2年,而从犯因情节轻微仅处3个月拘役。

你以为的小事已构成犯罪

去年在郑州夜市,张某因邻桌多看自己女友几眼,抄起板凳砸人致对方轻微伤,最终被判8个月。这种"要面子"行为完全符合寻衅滋事罪的

打架防卫过当致人轻伤怎么判?

打架防卫过当致人轻伤怎么判?

《刑法》第20条,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属于防卫过当。若防卫行为导致对方轻伤(如轻微骨折、皮肤裂伤等),法院将综合判断防卫行为的必要性、紧迫性和手段合理性。司法若被认定防卫过当且构成故意伤害罪,面临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但因防卫性质会从轻或减轻处罚,情节显著轻微的甚至免予刑事处罚。

防卫过当的三大认定关键点

杭州某小区发生的案例中,业主王先生因制止醉酒邻居持刀闯入,夺刀时致对方手指骨折(轻伤二级)。法院最终认定其行为属于

请问怎么才算刑事案件需要坐牢,怎么判断

请问怎么才算刑事案件需要坐牢,怎么判断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刑事案件需满足三个核心条件: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违反刑法规定、应受刑罚处罚。是否"坐牢"(即判处有期徒刑)取决于三个关键判断:1. 犯罪事实是否构成刑法罪名(如盗窃罪最低涉案金额2000元)2. 是否达到刑事责任年龄(16周岁以上)3. 是否具备从重处罚情节(如累犯、涉黑等)。实践中需经过公安机关侦查、检察院审查起诉、法院审判三阶段,最终由法院犯罪性质、情节轻重作出判决。

二、坐牢判决的5大判断密码

1.

二审案件是在一审法院审理还是去上级法院?

二审案件是在一审法院审理还是去上级法院?

《民事诉讼法》第164条、《刑事诉讼法》第227条和《行政诉讼法》第85条规定,二审案件必须由原审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审理。这个制度设计体现了两审终审制的司法原则,就像学生作业需要老师批改一样,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判决进行"复查",确保法律的正确实施和裁判的公正性。即便是最高人民法院直接审理的一审案件,由于没有更高级别的法院,仍然实行一审终审制。

为什么二审必须"升级"到上级法院?

想象一下,让原班人马重新审理自己的判决,就像让考生自己批改试卷,公正性难免受到质疑。上级法院审理二审案件有三大优势:法官团队具备更丰富的审判经验,很多二审法官都有10年以上的审判履历;可以突破地方保护主义,某房地产纠纷案中,正是通过上级法院审理,才纠正了存在地方利益的一审判决;有利于统一裁判尺度,某省高院通过系列二审案件,最终形成了全省统一的交通事故赔偿计算标准。

国企员工利用职务之便倒卖公司物品获利500000元,构成犯罪吗?

国企员工利用职务之便倒卖公司物品获利500000元,构成犯罪吗?

《刑法》规定,国企员工利用职务便利倒卖公司物品获利50万元已构成犯罪,涉嫌贪污罪职务侵占罪。:若员工属于国家工作人员身份(如具有行政编制),按《刑法》第382条贪污罪处理,50万元已达到"数额巨大"标准,可判处3-10年有期徒刑;若属于普通国企员工,则依据《刑法》第271条职务侵占罪,同样属于"数额巨大"范畴,面临5年以上有期徒刑。

职务便利的边界在哪里?

某石化公司仓库管理员小王,利用夜间值班擅自将20吨柴油低价转卖,两年累计获利53万元。这种情况明显属于

一审有期徒刑可以上诉吗

一审有期徒刑可以上诉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27条规定,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不服的,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的当事人完全具有法定上诉权利,无论是对量刑轻重、事实认定还是法律适用存在异议,都可以在收到判决书次日起10日内提起上诉。这种制度设计既保障了司法公正,也为当事人提供了重要的救济途径。

上诉不是"闹脾气",而是你的法定武器

很多当事人误以为上诉就是"不认罪"的表现,甚至担心上诉会激怒法官。

合同诈骗罪主观故意的认定有几种?

合同诈骗罪主观故意的认定有几种?

《刑法》第224条及相关司法解释,合同诈骗罪主观故意的认定主要分为两种:直接故意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合同相对方财产损失,仍积极追求该结果;间接故意则表现为行为人虽未主动追求诈骗结果,但明知造成危害后果却放任发生。司法直接故意是主要认定形态,而间接故意的认定需结合客观证据严格审查。

合同诈骗罪主观故意的核心逻辑

实务中认定主观故意就像"读心术",法官需要通过客观行为倒推主观意图。张三签合虚构公司资质,收款后立即转移资产,这种"一条龙操作"直接暴露非法占有目的。但是李四因经营不善导致合同违约,则需要区分是民事欺诈还是刑事诈骗。

不认罪认罚检察院怎么处理?

不认罪认罚检察院怎么处理?

《刑事诉讼法》及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规定,犯罪嫌疑人若不认罪认罚,检察院将按照普通刑事诉讼程序处理。案件将不再适用"从宽量刑"的快速审理机制,检察官需全面审查证据材料,必要时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若证据确凿但嫌疑人仍拒绝认罪,检察院仍可依法提起公诉,并在起诉书中明确被告人的抗辩态度,法院审理时不再因认罪认罚给予量刑减让。

不认罪认罚案件的全流程处理

当嫌疑人拒绝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时,检察官会启动"普通程序加强版"。在某诈骗案中,嫌疑人王某坚称自己未参与犯罪,检察官随即调取银行流水、通讯记录等客观证据,并安排关键证人出庭。整个过程耗时比认罪认罚案件多出3个月,最终法院完整证据链判处王某实刑,而同案认罪认罚的李某获得缓刑。

不批逮捕还会收到起诉书吗?

不批逮捕还会收到起诉书吗?

在法律实务中,很多人误以为“检察院不批准逮捕”就“案件结束了”或“不会被起诉了”。但不批逮捕后仍然收到起诉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91条,逮捕需经检察院批准,但案件是否起诉需由检察院独立审查决定。即使不批逮捕,案件仍进入审查起诉阶段,最终是否起诉取决于证据是否充分、是否符合起诉条件。

为什么“不批逮捕”不等于“不起诉”?

很多人对“不批逮捕”的理解存在误区,认为这是司法机关对案件的“否定”,其实不然。不批逮捕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