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停路边被电瓶车撞谁的责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56条规定,机动车应当在规定地点停放,禁止在人行道、妨碍通行的地方停车。若车辆违停导致事故发生,车主需承担30%-50%责任;若合规停放且无过错,电瓶车驾驶人需承担全责。但实际判罚中还要结合车辆是否开启双闪、是否放置警示标志等因素综合判断。

一、路边停车被撞的三大关键因素

去年杭州某小区门口,一辆违停的SUV被外卖电瓶车追尾。交警调取监控发现:1.汽车占用了非机动车道1/3宽度 2.电瓶车超速且看手机 3.事故发生在夜间无路灯路段。最终判定汽车主责(60%),外卖员次责(40%),因为违停车辆直接压缩了非机动车的行驶空间。

但是合规的临时停车,情况就完全不同。在允许临时停车的路段,司机打开双闪下车取快递,被后方醉驾电瓶车撞上。这种情况即便汽车完全静止,只要停车位置合规,交警会判定电瓶车全责。

车停路边被电瓶车撞谁的责任

二>五类常见争议场景解读

1. 学校门口接孩子:很多家长觉得就停两分钟没事,但上海静安法院判决的案例显示,一辆临时停靠的MINI Cooper导致电动车绕行时被后车撞击,法院认定MINI车主承担30%责任,因为其停车阻碍正常车流。

2. 夜间路边开双闪:去年郑州中院的判例中,大货车司机因故障在应急车道停车,虽然放置了警示牌,但被电动三轮车追尾。法院认为大货车已尽到必要警示义务,判定三轮车全责,因为司机未保持安全车距。

三>老司机教你三招自保

1. 停车后立即开启双闪灯,夜间要开启示廓灯。别小看这个动作,北京朝阳区的事故统计显示,开启警示灯的事故责任率降低42%。

2. 后备箱常备折叠警示牌,建议选择带反光条的款式。实测显示,普通警示牌在雾天的可视距离只有50米,而反光款能达到200米。

3. 用手机拍摄停车环境。包括前后路况、停车标线、周边障碍物等,保留完整的时间地点信息。某保险公司理赔员透露,这种视频证据能让理赔周期缩短5-7个工作日。

常见问题解答

1. 临时停车下人被撞怎么算?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63条,车辆临时停车上下客时,驾驶人不得离车,且需紧靠右侧边缘停靠。导致事故,合规操作可免责,但若停车阻碍其他车辆通行仍需担责。

2. 电瓶车自己摔倒撞上违停车辆

最高法典型案例显示,某车主在消防通道违停,电动车为避让行人自行摔倒撞上汽车。法院判决汽车车主承担40%责任,因其违停行为与事故发生存在因果关系。

3. 停车位内被撞谁负责?

正规停车位内被撞,原则上电瓶车全责。但要:①车体不得超出停车线 ②未占用人行道 ③特种车位(如残疾人车位)需有相应证件。杭州余杭区曾出现停车压线的案例,最终被判承担10%责任。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