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婚后出轨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包括赔偿和刑事责任详解

女人婚后出轨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包括赔偿和刑事责任详解

女人婚后出轨负法律责任吗

中国法律对婚内出轨的界定主要基于《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婚后出轨行为本身不直接构成刑事犯罪,但可能产生以下法律后果:

  1. 离婚损害赔偿
    根据《民法典》第1091条,若出轨行为构成"与他人同居"或"重婚",无过错方在离婚诉讼中可主张损害赔偿。需注意:
    - "同居"需满足持续稳定共同生活的证据标准
    - 普通出轨(如一夜情)通常不符合赔偿条件

  2. 财产分割倾斜
    依据《民法典》第1087条,法院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无过错方可酌情多分。司法实践中,无过错方可能获得55%-70%的财产份额

  3. 证据合法性要求
    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的证据(如侵入他人住宅偷拍、窃听通讯)将被排除。建议通过以下合法途径:
    - 酒店入住记录(需申请法院调取)
    - 对方自认的书面材料(如保证书)
    - 公共场所拍摄的亲密照片/视频

  4. 特殊情形责任
    若出轨行为涉嫌重婚罪(以夫妻名义同居或登记结婚),可能面临二年以下有期徒刑。但需满足:
    - 存在对外宣称夫妻关系的行为(如共同生活社区作夫妻身份证明)
    - 有配偶者再次登记结婚(实务中较少见)

  5. 子女抚养影响
    出轨行为本身不剥夺抚养权,但若因出轨导致:
    - 疏于履行抚养义务
    - 将未成年子女带至第三者处共同生活
    法院可能认定不利于子女成长

建议措施:
- 及时保存微信/短信记录(避免删除原始载体)
- 对书面悔过书要求写明具体出轨事实
- 大额转账给第三者的可主张返还夫妻共同财产
- 咨询专业婚姻律师制定证据收集方案

女人婚后出轨是否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中国现行刑法规定,单纯的婚后出轨行为(即婚外性行为)本身不构成刑事犯罪,不会直接追究刑事责任。但需注意以下法律边界:

一、可能涉及刑事责任的特殊情形
1. 重婚罪
- 若出轨行为伴随长期以夫妻名义同居(需证据证明公开以夫妻相称、共同生活等),可能构成重婚罪(《刑法》第258条),最高可判2年有期徒刑。
- 仅秘密保持婚外关系不构成本罪。

  1. 破坏军婚罪
    - 若出轨对象是现役军人配偶,且与其同居或结婚(《刑法》第259条),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
    - 单纯性行为不构成本罪。

  2. 其他关联犯罪
    - 若出轨过程中涉及: - 挪用夫妻共同财产赠与第三者且数额巨大,可能涉嫌侵占罪; - 通过暴力胁迫发生性关系,可能构成强奸罪; - 传播性病给配偶,可能触犯故意伤害罪。

二、不构成刑事责任但产生民事后果
1. 离婚损害赔偿
- 出轨若被认定为"重大过错"(《民法典》第1091条),无过错方有权在离婚诉讼中请求物质及精神损害赔偿。

  1. 财产分割倾斜
    - 法院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可对无过错方适当多分(《民法典》第1087条)。

  2. 子女抚养权影响
    - 出轨行为若证明影响子女健康成长(如与第三者同居疏于抚养),可能降低获得抚养权概率。

三、法律实践要点
- 证据有效性:捉奸照片/视频若通过侵犯隐私方式获取(如安装窃听器),可能被认定为非法证据无效。
- 军人配偶特殊保护:现役军人配偶需提供军人身份证明及同居证据方可启动刑事程序。
- 地域差异: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存在特殊婚姻习俗的,需结合地方性法规判断。

结论:普通出轨行为属道德调整范畴,但若突破法律设定的行为边界(如重婚、破坏军婚),或伴随其他犯罪行为,则可能触发刑事责任。建议通过合法途径解决婚姻纠纷,避免采取可能涉嫌违法的取证手段。

出轨后离婚时女方需要支付精神损害赔偿吗?

在离婚案件中,如果女方因出轨行为被认定为过错方,无过错方的丈夫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规定,一方有重大过错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要求损害赔偿,包括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的支付方通常是过错方,即女方需要赔偿丈夫。

出轨行为是否构成重大过错需由法院认定。法院会评估出轨的严重性、对婚姻关系的影响以及造成的实际精神损害。例如,长期或多次出轨可能被视为重大过错,而偶发事件可能不满足条件。主张赔偿时,丈夫需提供有效证据证明女方的出轨行为,如通信记录、证人证言或监控录像。

赔偿金额由法院根据过错程度、双方经济状况和当地生活水平确定。实践中,金额可能从数千元到数万元不等。建议及时收集证据并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主张损害赔偿。每个案件情况不同,咨询专业律师可获取针对性指导。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